城市空间不足,可否扩容为“一城四区”

  另一个摆在济南发展面前的问题是空间不足。

  目前济南市的城市发展框架是“一城三区”,一城指主城区、三区分别是东部新区、西部新城和滨河新区。

  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有观点认为,不论从自身发展还是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角度来看,都已显不足。

  “是时候调整为‘一城四区’了。”冯雷说,与圈内其他城市融合必须有融接点,但从目前的框架来看,济南与圈内其他城市的融接点不足。

  他认为,首先应当增加一个南部生态经济区。此外,“滨河新区”应当扩容。滨河新区的崛起,曾被高度评价,认为其拓展了济南原来“一体两翼”的发展空间,改变了济南南与北、东与西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冯雷认为,滨河新区的功劳不可磨灭,但现在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应进一步扩大,改为济北新区,纳入北跨战略。

  吴学军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南部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南部如何发展,一直让济南人纠结。这些年,南部山区逐渐成为济南人甚至周边城市市民假期休闲的首选地,但提到南部旅游,除了景点外,大家想到的就只有农家乐、田间采摘,旅游配套不足,卫生状况不佳,总体来看是粗放式的,没有“高大上”起来。

  济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南部的要求是“南控”。相当一段时间,有人认为“控”就是不发展,对此,吴学军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控”应该是控制粗放式、污染的、破坏性的发展形态,同时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在旅游、环保、健康、文化等产业有所突破。

  此外,济南市要求今年要抓紧出台北跨的控制性的详规和专业规划。“北跨必须要加快进度”,吴学军说,尤其在产城融合上要做些文章,公共服务跟上去。

  蓝天白云太少,何谈“美丽泉城”

  在经济发展之外,王文涛不得不面对的,是如何给济南一片蓝天。

  在他来济南赴任的第三天,就领教了这座城市的坏天气,3月29日,济南天空一片灰黄,连续12个小时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这几年,济南空气污染严重,数次在雾霾污染名单“榜上有名”,尤其污染源多、工业企业集中的北部,污染程度重于南部,同时还有外部输入,没有蓝天,何谈“美丽泉城”?

  为这,济南市环保局局长高立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压力很大,经常半夜里睡不着。”

  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高立文的压力在预料之中。而感受到压力的不会只是他一人。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同时对地方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不久前,临沂市主要领导刚被公开约谈,自称“心情很沉重”,相信没有哪座城市负责人愿意在此事上“丢脸”。

  治理大气污染早已进入济南市决策层视野。去年11月,济南市出台战霾“十大行动”计划,强势向雾霾宣战,将责任分配落实到部门、个人,高立文评价其为“方法超常规,手段强硬,齐抓共管”。

  济南市今年提出城市发展要“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以治霾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对建筑工地、黄标车、燃煤锅炉以及钢铁、水泥、石化等重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实施零排放改造、停工、淘汰等强制措施,加快东部老工业基地搬迁和工业余热利用,搞好能源替代。

  然而,战霾毕竟不能单靠济南一城,在削减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还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而新环保法实施后,如何利用好这把“利剑”,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好平衡,为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考验执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