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2006年,柳琴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证了临沂柳琴戏的兴衰和崛起的临沂柳琴戏团,践行品尝着坚守的辛酸与幸福……>>阅读详情
春节与亲人团聚,是无数离乡背井在外打拼游子最迫切的期盼。然而却有一群人,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只能坚守工作岗位。他们总跟家人说“明年一定回家过年“却迟迟得不到实现。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阅读详情
“虽然被现实折翼,但依旧梦想远航”这是一位癌症女孩写给自己的话。她叫王艳,威海人。从小就失去了爸爸与妈妈相依为命。然而命运,却被突如其来的癌症彻底颠覆……>>阅读详情
在临沂市河东区,有一方残障孩子的乐土——尚善残疾人托养院,在无微不至地呵护下,他们告别外界歧视,不再孤单。尚善残疾人托养院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而它的缘起则来自他们的“爸妈”变卖住房所筹的20余万元款项和一份无言的大爱……>>阅读详情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阅读详情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世间,一个品味人间冷暖的故事。用照片印刻时光,把关注给予用心生活的人。无论平淡还是光鲜,付出辛勤和汗水耕耘的日子总当应留下纪念。 在世间,讲述他们的故事,也讲述自己……>>阅读详情
2014年,最舍不得忘记的回忆是什么,最舍不得忘记的人是谁,最舍不得删除的照片是哪张?总有一张封存在你手机里的某个位置,一个人的时候,拿出来回忆……走进我们,探寻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照片,一个主题,一个故事。……>>阅读详情
当你抱怨7点钟起床太早,抱怨6元钱的早餐难吃,抱怨办公室很冷的时候。有的人,凌晨4点起床,咬一口馒头就腌菜,站在集市上吆喝。在大集上,这样的人随处可见。他们中有很多都已年逾花甲,却还在冷风中摆摊赚钱,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阅读详情
高立平的警察梦源于小时候家中的一顶警帽,警校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女刑警。抓捕,审讯,夜间执勤——她自称纯爷们。一次特殊的工作经历,让她一度很排斥婚姻,今年8月她终于步入婚姻殿堂,“谁说只有撒娇女人最好命?”……>>阅读详情
人们都知道她叫“最美地瓜妹妹”。其实她的名字是王艳红;有人对她产生过质疑,其实她只想和家人一起平静的生活。来济南她心怀最单纯的理由:为哥哥治病。渡过难关后她有最朴实的愿望:和家人在一起。……>>阅读详情
小雪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为了保障供暖,城市很多地方都在抢修管道。寒风中,管道工人们在忙碌着。他们中,大多来自较为偏远的农村,为了生计为了养家外出打工。在寒冷的冬日,他们说:“苦倒是不怕,只是这天儿越冷,越是想家!”……>>阅读详情
36岁的晓东是一名纹身师,做这一行已10年,从最初的青涩到现在的娴熟,从起步时的小屋到现在的工作室,纹身,已经成为晓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详情
她们在离、退休之前,是老师、工人、下岗职工、售货员......她们平均年龄62岁。她们热爱生活能歌善舞,公园和小区广场是她们的舞台,她们的梦想,是能够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阅读详情
前阵子临沂有位卖肉哥写毛笔字,现在临沂罗庄区万泉商场又出了个“杀鸡哥”肖卫华。47岁的肖卫华,人称“杀鸡哥”能文能武,杀鸡20载为生计,却练得一手好画……>>阅读详情
王奶奶今年80岁了,满头银发的她背驼得有些厉害,走起路来也有些蹒跚。可是,为了给子女们减轻点家庭负担,王奶奶每天凌晨3点至下午5点,都会在张店王府井广场路边卖玉米……>>阅读详情
他们说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乡音,他们皮肤粗糙但心地朴实……在每个城市高楼大厦林立的背后,都有这样一群人,很土,但很真实。他们不起眼,却是城市忠实的养护者,寒夜中,仍不停歇……>>阅读详情
潍坊昌乐男孩张凯,3年前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时因病失明。如今他是一名盲人按摩师,人生理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养活父母。……>>阅读详情
守陵老兵杨智忠坚持为烈士寻亲。目前,杨智忠整理烈士名单信息已经用了好几个本子,并且亲自为7名烈士找到了亲人。他曾写信给莱州市民政局,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回应。民政局把他接到莱州,那一次,杨智忠找到了3名烈士的家属……>>阅读详情
王焕坦,今年101岁。家里有4个儿子、6个孙子、3个孙女、3个重孙女、1个重重孙女。子女孝敬、家庭和睦是老人最开心的事。王焕坦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街坊邻居都很喜欢这位百岁老人,跟他聊聊天,听他讲整整一个世纪的故事……>>阅读详情
骨折、治疗、再骨折,反复不断,这是22岁“玻璃女孩”孙圣如对自己年轻生命历程的概括。这种名为“成骨不全症”的罕见病得病率不到万分之一,而这个病魔缠身的女孩,虽至今骨折已多达19次,但病痛的折磨并没有摧垮她对生活的渴望,依然笑对人生。……>>阅读详情
闲暇之余或许我们早已习惯追随于光怪陆离的舞台剧、大大小小的演唱会抑或是牵动人心的美剧,却在无意中忽略了另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或许只有在民族文化的浩瀚长河里,我们才可以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阅读详情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农村。这种工艺,原始,但很实用;简单,但不易学。他拿起铁钳时还是孩子,放下铁钳却走过了一辈子。没人愿意接过他的一生辛苦,他却依然希望找到一个继承者……>>阅读详情
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别称,位于山东南部的微山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生活在微山湖畔的百姓除了种地,还靠打渔、采莲为生…>>阅读详情
从199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狗娃闹春到2000年播出的《水浒少年》,使得菏泽郓城的宋江武校声名远播,这个亦文亦武的民办学校,每一年都在刷新着属于自己的传奇…>>阅读详情
人们常说,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的爱。这句话在枣庄姜屯镇大杨庄村梁氏老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阅读详情
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大多是由女子组成的,她们不能被称为建筑工人,但她们的确与工地打交道,她们的工作不需要技术…>>阅读详情
当你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的目光是否曾经停留在角落里的一些人身上?他们生活在人们视线不易到达的地方,却时刻播撒着汗水,用双肩撑起一个人、一家人的希望。>>阅读详情
徐登文,1927年出生,现居莱芜市苗山镇南文字村,先后参加了敌后武工队和兖州战役、淮海战役、济南战役等。>>阅读详情
孙兆信,90岁,1949年4月参军,1952年赶赴朝鲜抗美援朝。>>阅读详情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不足以引起关注,但他们却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用真诚和善良温暖着我们,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却是美丽中国的大人物。>>阅读详情
济南有这样的一个村子,它被南北方向的道路一分为二,西面的现代居民小区时尚而又挺拔,东面的古老村庄陈旧却又喧闹,它就是刘智远村。>>阅读详情
解传龙像往常一样穿上医务服,随时准备接诊逯家岭村的村民,他来这里已经两年多了,村民给他尊重,他以心换心。>>阅读详情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自然规律,但离别又是如此的痛苦,老人的离去,让子女痛不欲生,这是一场大山里的葬礼,简单、庄重、传统、悲情。>>阅读详情
“都说生命是一场旅行,而这场旅行才刚刚开始,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就要忍心将我丢下?”济南弃婴岛从6月1日开通至9日晚,已接收婴儿超过80个。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阅读详情
在大约一千年之前,缠足是中国在年轻女性中实行的一种习俗。大约在女孩儿六岁或更早时,将她们的脚用布条缠紧,然后,为了重新塑型,他们将脚打碎变得严重畸形。一般缠足的脚不会超过4—6英寸(约10——15厘米)。>>阅读详情
泥瓦砖雕、手编草鞋、木刻口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致的手艺,守护着那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财富。他们是手工艺者,更是文化传人。>>阅读详情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四海漂泊只为追逐花期,它们日夜操劳只为酿出好蜜,没有家却又四海为家,没有陪伴却又有小小的劳动者陪伴,他们,被称为养蜂人。>>阅读详情
在山东省杂技团,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年幼时便背井离乡离开亲人,选择了一条异于常人,需要付出巨大体力和耐力的技艺谋生之路,汗水和泪水常常伴随他们。>>阅读详情
军人庄鑫身患重病,面对女友徐兆珍,他不得不拿出缓兵之计:待她长发齐腰再娶她为妻。可是,徐兆珍却偷偷去理发店接起头发,毅然要嫁给他......>>阅读详情
她们是朴实的乡下女人,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地市,在这片都市郊区,她们辛苦劳作。她们为谋生计背井离乡,这些建筑女工与柔弱毫无关联......>>阅读详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的最重要工具是一根绳子,悬挂在大楼的外面,从楼顶到楼底,仔细的用刷子清洗大楼的外侧的每一个角落,远远看去,他们仿佛如蜘蛛侠般飞檐走壁,他们,被称为“蜘蛛人”.....>>阅读详情
好多人都说模特这行业好,随便穿下衣服,走两下就能赚钱。但真的是这样吗?济南有一对90后双胞胎姐妹,姐姐叫金世清,妹妹叫金世真,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读大四,让我们走进她们的故事,体味模特生活的酸甜苦辣。...>>阅读详情
失独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中老人由谁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正以大约7.6万个的速度递增。另据一关爱失独家庭社工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目前的失独家庭超过1000个。图为阴丽萍(化名),60岁,失去唯一的儿子已经7年。>>阅读详情
张麒麟,1923年生于四川,20岁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印度蓝姆伽训练营受训,后编入中国驻印军新30师88团炮兵连。他们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精选出的体格好、有文化的年轻人,由美国军官验收,身体较差的留在云南运输物资。>>阅读详情
鹏鹏(化名),今年6岁,他是济南市明天自闭症康复中心推荐给我的拍摄对象,两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鹏鹏的日常行为是典型的自闭症症状的表现,几乎“不认识”妈妈.>>阅读详情
她是一位漂亮的济南女孩,2011年毕业于青岛大学,上学时曾做了九年团支书,毕业时很多公司都争相要她。可工作半年后她却意外出家。>>阅读详情
14岁的李洪福,就读于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八年级盲生班。他先天失明,在别人看来,没有比失去光明更痛苦的事情,但小洪福却十分阳光、乐观。在老师们的关爱下他快乐的度过每一天,“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我的世界并不黑暗!”>>阅读详情
王秀兰,71岁,2014年2月21日,她通过济南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办公室进行登记,成了济南市第1659名登记捐献遗体的志愿者。>>阅读详情
这样群人,他们每天都做着维持城市正常运行最苦最累的工作,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舍得租房子,默默无闻地蜗居在十来平方米的狭小集装箱里,这小小的集装箱,承载着这群人在济南的生活和梦想。他们,就是“柜族”。>>阅读详情
这四个罕见病患者是山东省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分配予我的拍摄对象。三个家庭,四个罕见病患者,他们不幸患上的,是发病率数万甚至百万分之一的“怪病”。罕见病侵扰着他们的生活,但请别低估他们求生的心。>>阅读详情
栏目编辑:
投稿邮箱:news@sdmail.sina.com.cn
联系电话:0531-55701052
带着微博读大学
微博教你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