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当时还是山东女子师范学院一年级学术的单应桂拿着她画的两张画去报考山东新华书店,被录取当了见习美术编辑,那年她不满十六周岁。在美术科长王文彬指导下学会了设计书籍封面、写美术字、画插图、创作独幅画,不久转为助理编辑。1951年她画的招贴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获得山东省美展乙等奖,全科的同志都为她高兴,一起陪着她上街用得来的奖金买了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1956年,单应桂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享受调干助学金。那时她已有七年工龄,出版过年画、连环画,不只一次获奖。由于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在二年级的创作课上,她构思了以《和平幸福》为题的门画,受到李可染老师的肯定。

  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新年画创作曾对如何学习借鉴传统民间木刻版画神像样式展开讨论,批评了套用灶君画的《全家福》,而认为可以用新内容的门画取代旧门神。单应桂创作的《和平幸福》是新门画中的成功作品。它吸收了民间绘画中的一些因素,例如以荷花与瓶谐音“和平”、“万字不到头”的地面团、单纯简练的线条造型。然而作者没有以猎奇的态度照搬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而是将在学习中掌握到的造型基础和中国语音与民间绘画相互沟通、融会,创造了两对健康、引人喜爱的母婴形象,色彩和谐,构图饱满,充满邪气。作品完成后,引起美术界的关注,被选送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举办的国际青年美术展览,和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次年的《美术》杂志选刊了这幅作品和作者的创作体会。《和平幸福》也成为单应桂年画创作的起点。

  1964年,她又创作了《育苗》;1974年到微山湖深入生活,创作了《湖上小学》;1977年创作了《做军鞋》:1984年创作了《湖上婚礼》等作品。先后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出版,并参加全国和山东省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