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进入腊月,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就慢慢近了。对于八旬老人郑汝师来说,忙碌的日子从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了。从清晨到晚上,陆续有乡里乡亲带着红纸亲自登门拜访,希望郑汝师能帮忙写一副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贴到家的大门上,图一个喜庆。

  郑汝师的家位于临淄区皇城镇郑辛村。1月29日上午,记者初见已经81岁的郑汝师时颇为惊讶,正在写着春联的他看起来精神矍铄,连老花镜都不用戴。书写前熟练地将红纸裁成长条,随后用传统折叠的方式将纸的空间平均分配,准备好笔墨,提笔书写,一副14个字的春联不到10分钟就已经完成。“从50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乡里乡亲写春联,因为写春联是个很喜庆的事儿,我也很喜欢,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坚持了几十年。”郑汝师说。

  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郑汝师从1985年开始给村里人写春联,一直到今天,三十年的时间可谓是见证了春联的发展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生活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过年特别看重贴对联,因为没有现在这种印刷的,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找人手写的,那时候村里写春联的也有好几个,不过,现在和我一样年纪的就只有我自己了。”郑汝师说,“后来慢慢地有了印刷春联,许多老百姓就开始选择印刷的,一来方便,二来样式上也更加好看。”

  记者了解到,在印刷春联刚刚出现的那几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工厂化生产的春联风靡一时。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印刷春联同质化的问题凸显,很多人又回过头来寻找手写春联的人,近几年,到郑汝师家求春联的人也越来越多。

  郑汝师的春联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大家想要什么样内容的春联他都能很快想出来,寓意也很好。能够有这样高的水平,并不是郑汝师天生的本事,在郑汝师家的书橱里,摆放着数十本《民间对联故事》。“以前看的书比较多,记脑子里的东西也比较多,也比较能写。”郑汝师说。

  三十个春节,每当周围的乡里乡亲带着红纸找郑汝师写春联,他都会热情地答应。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郑汝师会自己买上红纸,把春联写好后亲自送对联到他们家里,而且,所有写的春联都不收任何费用。“就是帮忙,大家愿意来找我写我高兴还来不及。”郑汝师说。(郑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