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升峰与留守少先队员交流谈心。
即使左臂不便,孙升峰工作起来依然认真。

  1986年出生的孙升峰,先天左臂残疾,毕业后一门心思回家当老师。2010年,站上讲台那刻起,他说:“讲台上只有老师,没有残疾人,我一定会把工 作做好。”调离岗位,离开讲台那刻起,他说:“离开讲台不代表离开学生,我还是学生们的老师。”但在孙集镇留守儿童的眼中,他不仅仅是一名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好爸爸”,讲故事、教鼓子秧歌,给孩子制作视频……5年时间里,他让留守儿童有了归属。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陈伟

  使用实景教学方法,所带班级全镇上游

  孙升峰,1986年出生在商河县孙集镇,他的左臂先天性肢体残疾,这使得80后的他有些许自卑。但是自从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起,他就无数遍告诉自己:“走上讲台,就把自己当成健康人,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回忆起第一次踏上学校讲台的情景,孙升峰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多少有点紧张,就担心孩子们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当他走上讲台时,甚至刻意拽了拽左臂上的袖子,希望衣服能尽可能遮挡空空的袖管。

  但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班里孩子们并没有刻意看他的手臂,而是从心眼里欢迎这个年轻的新老师。 

  “看着孩子们单纯的眼神,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孙升峰说。

  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孙升峰,他接手的班级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而且学生领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并不能融汇贯通,有些学生甚至连造句都不会。

  为了有针对性地教学,刚刚走上讲台的孙升峰,多次请教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前辈。遇到问题,向自己大学同学咨询,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其他学校的先进之处,尝试卡片、小组互助等形式提高学生们的成绩。

  孙升峰认为有些知识只有进行实景教学,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好。他介绍,语文课本上曾经有一篇《冬天里的一场雪》,他一直没有教这篇文章。等到冬 天下雪后,他就带孩子们去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玩够了回去让孩子们简短写一下他们眼中的雪。结合课文,孩子们对雪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孙升峰所带班级的成绩稳步提升,等到孙升峰调离教学一线时,班级名次已经成为孙集镇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