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平阴讯 “天这么冷,你睡在这里很容易生病的,跟我们去救助管理站吧,在那里能吃得饱,穿得暖。”3月2日,在平阴县振兴街一个桥洞里,平阴县民政人员正与一名流浪汉展开第17次“交锋”,此前16次劝说均无功而返,这次经过长达50分钟的沟通,这名流浪汉终于点头同意去济南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这是近日,平阴县民政工作人员例行对城区重点路段、区域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地毯式巡查救助时发生的一幕。

  据了解,2014年以来,平阴县共对70多位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骗等原因而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进行了救助。

  在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上,平阴县积极开展源头预防和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长效社会保障机制作用,及时将因贫困导致流浪的人员及其家庭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对护送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跟踪回访,协同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好实际困难,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再次外出流浪乞讨的几率。

  在县城平阴一中外墙五岭路人行道上,经常有一个身体残疾的中年男子长期乞讨。但该男子拒绝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通过多方调查询问,得知他叫张爱民,家住东阿县,身体有残疾,随后对他及时进行了救助,帮助他购买回家车票。时隔半年,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又一次发现了他,这次工作人员亲自将他送回老家。到2014年,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已经八次看到他,即使再送回去,过上几天又回来。于是,经多次研究后,工作人员前往东阿县,将张爱民的情况与东阿县民政局进行了沟通,最终张爱民一家三口按照程序享受了当地农村低保,解决了他家的实际困难,张爱民也结束了数年的流浪人生。

  流浪乞讨救助对象的特殊性,导致救助活动不能坐在办公室,局限于坐等需要救助者。平阴县民政局主任科员马元方说,“对那些不了解救助政策以及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要主动去街面巡查,实施全天候监管则会大大增加救助的范围和人群。”

  在救助理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了与公安、城管、环卫、林业、卫生等部门的联动,安排工作人员不定期在重点区域、车站街头、繁华地段、桥梁涵洞等区域,进行流动巡查。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做到24小时不关机,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