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受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冲击,地方党报在传播力、影响力乃至广告等方面出现了下行态势。摆脱单一纸媒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新媒体,开启全媒体转型之路成为党报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本月17日、18日,济南日报发起组织了三场与新媒体有关的论坛、研讨会,邀请全省17市党报的负责人、电商代表、业内专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试图为党报寻找一条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路径。

  吕磊是聊城日报新闻部的一位资深记者,去年年中,他接到单位委派的新任务——兼职运营聊城日报新设立的生活类微信账号。与此同时,吕磊的另外三位同事也被安排“兼职”做起了报社的网站、微信等平台的编辑、运营工作——每天择选几条重要的新闻更新,并无硬性任务等压力。

  “路该怎么走,现在谁都拿不准,只能趟着石头过河。”吕磊坦言,报社新媒体业务目前并无专门的人员在管理,大家只是兼职在摸索,没有一个好办法。目前,有吕磊同样烦恼的人并不少。纸媒,尤其是作为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的党报,新媒体之路该怎么走,正考量着每一位报业经营者的智慧和胆识。

  现实:“纸媒不做新媒体,那就死定了。”

  “互联网现在成了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工具平台,报纸的生存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从市场的角度,纸媒不做新媒体,那就死定了。”1月17日,山东17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研究所所长冯炜教授直言不讳,指出纸媒选择新媒体,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事关生死存亡。2014年被业界定义为“媒体融合元年”,在纸媒苦寻新生之路的形势下,这场研讨会被与会党报负责人和新媒体业务代表视为“及时雨”,为新破土的嫩芽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希望。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媒体大潮,有代表在疑虑的同时,也颇多担心。“报纸做新媒体,势必冲击自己的原有渠道和生存基础,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研讨会上,一家党报负责人毫不掩饰地自己的担心。

  随后,这一担心被更多乐观的判断淹没。“新媒体不应被看做是纸媒发展对立面,而应看作是助力传统媒体发展的车轮和翅膀,能让我们跑得更远,飞得更高。”日照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赵嘉兵接过话筒,阐述了新媒体对党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制定了‘五个坚持’,对新媒体发展坚定不移。” 赵嘉兵说。他的发言引发连锁反应,与会代表纷纷阐述了发展新媒体的必要性。“新媒体融合虽然有快有慢,但是个大趋势。我们正筹划建立一个全媒体中心,全方位统筹新媒体资源。”烟台日报副总编辑郑勇军说。莱芜日报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莱芜非常重视新媒体发展,成立了30人的新媒体中心,不仅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一应俱全,而且专门高薪聘请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love莱芜’手机客户端,开始在移动互联方面发力。”

  共识: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媒体做大做强的工具和翅膀

  对于部分已经在新媒体方面“扎了一个猛子”的传统媒体来说,仍不免困惑。“发展心情很迫切,打造了新媒体中心,物力、财力也投入了不少,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赢利模式也是雾里看花。报纸依旧在唱独角戏,新媒体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 菏泽日报总编辑张宗善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有新媒体专家表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犹如龟兔赛跑,本身处在劣势的乌龟不如换一个思维,那就是钻进水里,说不定可以超过兔子。在与走在前列的新媒体竞争当中,纸媒要善于发挥采编和内容,以及传统发行渠道的优势,并藉此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大家的困惑所在,不外乎关注网站究竟有何价值。说句最直接的,纸媒一直在走下坡路,如果没有替补,你就会受穷,就会没饭吃,你只有走媒体融合之路。”山东大学冯炜教授是新媒体发展的忠实“拥趸”,在他看来,纸媒只有顺应形势,借力新媒体,才能在新一波移动互联大潮中生存下去,“新媒体不是第四媒体,而是工具和翅膀。”

  在山东,青报网成为如冯炜所说,顺应形势并从中获益的一家党报网站。“我们有40个人在做新媒体,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作为报纸的延伸,通过网络记者实时传递新闻,确保新鲜和及时。而且,从2013年到现在,青报网已经组织了不下一百个活动,部分活动甚至吸引了十几万网友参与。”这是青岛日报新媒体业务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晒出的成绩单。

  尝试:媒体人必须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成为懂电子商务的办报人

  针对新媒体发展,党报结合自身特色,也在各显神通。烟台日报从集团层面大力推动媒体融合,旗下6张子报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并将手机客户端作为下一步开发的重点。潍坊日报则在“掌上潍坊”微信业务服务百姓生活的同时,正在尝试研发全国书画新媒体平台。“潍坊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书画节,作为‘中国画都’,为何不借力新媒体,打造一个传播面更广的大型书画平台?”潍坊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部分党报已在尝试新媒体的跨界运营。1月17日,在由济南日报与中科恒建集团共同主办的“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营销模式”论坛上,“济南日报非报产业孵化基地”正式揭牌,双方将在康体超市、日用化妆品、社区O2O平台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而就在上一周,由济南日报泉城惠工作室联手专业零售运营商好途邦共同打造的全市首家主打“原产地、原生态”的惠民连锁直销超市开业,并将陆续在济南部分居民小区设置百余家联营店,形成集“社区实体店+网上超市+纸上商城”三位一体的销售体系,直接与生产厂商对接,把原产地、原生态的优质产品以最实惠的价格供给广大泉城市民。

  18日下午,菏泽日报社总编辑张宗善、日照日报社副社长赵嘉兵来到济南日报泉城惠经七路直营店考察,认为这是党报跨界运营、输出品牌,进行“影响力”变现的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赵嘉兵同时介绍,日照日报与阿里巴巴合作,着力打造电商“淘宝日照馆”,通过折扣的形式销售日照特产。“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任何时候这个性质与作用都不会变,因此办好报纸是我们的使命。但对于报社来说,仅办好报纸完成这个使命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因为互联网将改变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汽车代替马车,枪炮战胜棍棒,必须坚信不疑。”在党报探索新媒体的道路上,赵嘉兵是一位先行者。“以前是新闻人,现在是媒体人,是在新闻单位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经营的媒体人。”这是他在对对自己“跨界身份”的定义。

  聚力:传统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打破地域壁垒,形成发展合力

  在与会代表看来,媒体融合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其次,则是媒体间融合,对于由传统纸媒建立的相对弱小且分散的新媒体平台来说,合作共赢不失为一条良策。为此,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现场倡议成立了“山东党报新媒体联盟”,并共同着力打造联盟合作的网络平台——齐鲁党报网。

  “我觉得网络是一个聚合的世界,需要精准定位去整合资源,从而塑造影响力。大家形成合力,汇集芝麻,会比西瓜还要大。”在17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上,谈及媒体融合,青岛博瑞立方代表张晓雪毫不犹豫地立挺。“我认为大家需要一个打通全省的网络平台,打破各城市壁垒,在平台上形成合力。”张晓雪说。

  其实,党报新媒体联盟已有先例。2014年12月,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5州市主流党报媒体共同发起并成立“滇中城市新媒体联盟”,将运用联盟网络媒体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媒体支持、技术支持、宣传报道及形象推广综合服务,帮助成员单位整合更多新闻媒体资源,在促进成员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交流合作的同时,推动新媒体产业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媒体联盟,更大的意义不在联盟,而在联网,从一市走向一省,从小众走向大众。

  “对于新媒体发展的态势,党报要未雨绸缪。假如一个地方发生了一则重大新闻,如何第一时间让更广泛的地区、更多的人知晓?网络时代,我认为区域性媒体要上更高平台,一个既能跨地区,又能接地气的合作平台优势明显,而齐鲁党报网恰好提供了这个平台。”正如冯炜所说,借助齐鲁党报网提供的首页链接,可以通过点击,便捷进入各地市网站浏览最新消息,“这样的整体影响力不是一个地级市报网所能实现的。”

  冯炜认为,地域性重要新闻报道可以借助平台形成联合传播态势,这是联盟作用的关键所在。“但是,这种平台并不会淹没各自的特色,而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这需要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各地读者都能在这样一个综合的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份信息。”

  未来:拥抱变化,主动改变,党报新媒体发展拥有光明前景

  党报在新媒体领域的挣扎和努力,在1月17日、18日济南日报组织的三个新媒体领域的会议上,已产生了氤氲的气象。

  17日,济南日报参与组织的“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营销模式”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0名读者,齐聚吉尔大厦的阶梯会堂,谋求大数据时代的“掘金智慧”。1月18日,山东首届电子商务大会在万达凯悦酒店开幕,原本预计600人参与的会议,现场足足来了1600多人,座椅不够坐,站着听讲的人挤满了会场的过道。这其中,不少是来自传统媒体的聆听者。

  “昨天来的时候雾霾锁城,今天却是一个响晴的天,真是一个好兆头。”与会的日照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赵嘉兵用“天公作美”来憧憬党报新媒体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与会的17市党报代表们“打气”。

  “大数据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个‘小时代’,它让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更具有价值。而毫无疑问,我们大家正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光明的未来!”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营销模式”论坛上,论坛组织方的代表用诗一样的语言豪迈地拥抱变化,畅想未来。

  山东17市党报成立新媒体联盟

  齐鲁党报网成联盟平台 将开评“山东新媒体创新奖”

  齐鲁党报网1月18日讯(记者 李冬阳 黄胜芳 崔云飞)在1月17日举办的山东17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上,济南日报、青岛日报、菏泽日报、聊城日报、日照日报等17市党报参会代表共同倡议成立山东党报新媒体联盟。以此为起点,山东的17市党报走上“抱团”探索寻新媒体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子。

  “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种背景下,全省党报就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第一次聚到一起,共商发展大计。”潍坊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孙向中表示,年首岁尾的这次全省17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是场“及时雨”,大家把新媒体建设的困惑、困难都说一说,摆一摆,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党报走好下一步融合发展的路子很有裨益。

  山东17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由济南日报倡议举办,山东其他16市党报参与协办,研讨会本着“共谋、共生、共赢”的原则,围绕党报新媒体建设、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碰撞和交流。与会17市党报负责人以及新媒体业务负责人,在交流各自发展新媒体过程遇到的困惑和困难的同时,也分享了各自利用新媒体平台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我们这次研讨会,不光要把目前发展新媒体的困惑、困难说一说,大家还要群策群力,商量下一步如何做好‘抱团’走好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这条路。”研讨会上,聊城日报负责人建议借此次研讨会,成立“山东党报新媒体联盟”,提供17市党报共谋新媒体发展大计的共同平台。此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山东党报新媒体联盟也在研讨会上“火线”成立。

  根据研讨会达成的意见,本报所属的齐鲁党报网(www.aisd.com.cn)将成为党报新媒体联盟的工作平台,齐鲁党报网将开设17市频道,各市党报负责该市频道建设和运营。另外,山东党报新媒体联盟将启动“山东新媒体创新奖”评选,围绕年度山东省在新媒体领域的取得突出实效的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活动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供新媒体建设过程可资借鉴的、有操作性的范例和标杆。

  “网络时代,区域性主流媒体要上更多的平台。”资深传媒研究专家、山东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冯炜教授对17市党报的“抱团打天下”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齐鲁党报网可以为各市党报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一个区域性的新闻事件、策划活动,就可以迅速形成全省范围内的影响”,而从目前各市党报发展新媒体遇到的困难来说,这一合作平台更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