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波浩渺的山海总是令人神往的。
就像希腊爱琴海给整个西方的神话传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浪漫色彩,在中国,黄渤海之间的烟台也自古便弥漫在一股扶摇直上的“仙气”中。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徐福东渡……在数不清的神话传说和看不厌的山海之色中,被称为“仙境”的烟台逐渐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桃花源”,治愈着来往旅客的灵魂。
更加令人“艳羡”的是,在这种极富诗意环境中生长出来的风物,竟不曾逊色于仙岛林立的风景,而是独具一方“鲜美”特色。“鲜”与“仙”,就像这里的一草一木、海岸沙滩一样,是这座“梦中宝藏”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品尝过享誉全国的“蓬莱小面”、让世界微醺的葡萄佳酿、深植海底的道地海味后,#烟台那么鲜# 微博大V探游之旅来到了四天三晚的最后一天。
在这一天,大V一行选择踏上具有烟台“母亲山”之称的“烟台山”,沿着蜿蜒的山路探访烟台过去的峥嵘岁月,追寻烟台最“真挚”的文化;在胶东剪纸文化馆拥抱传统非遗艺术……
烟台山
屹立山海六百载,见证烟台沉浮
位于烟台市区北端的烟台山,三面环海,风光旖旎。这里拥有45公顷陆地面积和辽阔的海域,山上丛林密布,空气清新,若登高远望,视野无比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早在康熙年间,烟台山就被誉为“福山八景之首”。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烟台山更加令人难忘的在于其文化内涵。据悉,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明洪武三十一年,山上曾设烽烟台(如今的“烽火台”景点)以防御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由于该烽火台上用狼粪点烟,其烟柱直上,迎风不散,当地人称此台为“狼烟墩台”,将此山称为“烟台山”,烟台市一名由此而来。因此,烟台山成为烟台重要的历史发祥地和象征。


此外,烟台山景区还是亚洲现存的最大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史料记载,1861年,烟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城市之一和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后,先后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等办事机构,这些建筑群见证了烟台作为省内最早开埠城市的发展轨迹。
20世纪初期,烟台山附近代表民族工商业的建筑群拔地而起,中国银行烟台支行、交通银行烟台支行、烟台邮政局则见证了我国早期开放地区的发展历程。
2006年,烟台山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如今,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烟台山已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胶东剪纸文创馆
手造美好生活
一张大红纸,一双灵巧的手,就能创造出大千世界,这便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胶东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据1954年在洋河镇山子村张家茔(明墓)出土的五幅剪纸原件,证明了至少在五百年前剪纸已在胶州极为盛行。
其以线面结合、精巧别致的特点脱颖而出,深深根植于胶东地区人们的生活细节中,自古以来为民间吉庆、婚嫁之必备饰物,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在风格上,由于胶东地处中国南北海上贸易的枢纽,使得胶东剪纸兼具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粗犷与江南纤秀之特点,气韵灵动、巧夺天工。
此次大V行所至的胶东剪纸文化馆,位于烟台芝罘区焕新路付2号的毓璜顶公园中,为烟台市非遗传承基地。在这里,大V们欣赏着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剪纸艺术,也自己体验了一把这传承百年的非遗手艺。





东山宾馆
住在天然氧吧是什么体验?
建于1958年的东山宾馆,亦称为“烟台国宾馆”,先后隶属于烟台专员公署交际处、烟台市政府接待处、烟台市委办公室,是重要的政务接待宾馆,承担着接待领导人及外宾的任务,同时面向社会服务。承载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对外开放的路程,见证着烟台在新时期的发展动向。
东山宾馆位于烟台市区风景最美的滨海路,紧靠大海,绝美的东山栈桥后方,占地400余亩,绿地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于宾馆中漫步,既可观古木苍松,又可赏湖光海色,仿佛置身于偌大的天然氧吧,集合了优雅的景观又不失庄重感的东山宾馆,现已成为烟台重要的政务接待中心,不管是家庭度假还是商务、政务会议,都是绝佳好去处。
特有的“国宴”大餐搭配顶级餐具,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烧烤、火锅、自助餐,以严格的选材、独特的配料、精细的做工、上乘的口味,荟萃中西珍馐佳肴,赢得宾客广泛赞誉。
四天三晚行程,
看不够烟台的“神仙景致”,
叹不完烟台“鲜”为人知的文化力量,
更品不完烟台令人流连忘返的
“鲜美”味道。
烟台,
像一颗屹立于山海之间的明珠,
日晒与风雨,
都无法掩盖那一抹“鲜”亮的色彩。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