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到,昼夜平,万物生。人们总爱创造联系、赋予意义,从而去获取希望,去汲取力量。就像疫情中,你我坚信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是的,春天来了,我们终将战胜病魔。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都被各路无名英雄们替我们默默抗过去了,此时,当接过最后的接力棒时,比起能参加防控的荣幸和自豪,更是心怀感恩。

  桃园北社区,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曾无数次在工作群组中看到它:它出现在各种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中、疫情每日报送中和下沉一线服务工作每日小结中,它是领导们牵挂的阵地,是同事们奋斗的战场,是承载和我一样的几千户居民吃穿住行的乡土,也被我在想象中演绎成抗击疫情的修罗场。

  实际上,早上下车后,当郭良男老师领着我溜达了两步就说“我们到了”的时候,我才惊觉,这就是那个社区,平平凡凡的模样,安安静静醒来的晨光,旁边小蜗牛似的便民服务车里飘来豆浆油条的香味。如果不是戴在脸上的白口罩提醒着,大概很少有人由此刻的情景联想到,全国千千万万个如此的社区,曾上演并正在继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今天,新华社电: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奋战,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而每一个普通的社区,就是获取这成果的力量支撑。这力量来自上下同欲,勠力同心。

  行动是最好的号召力。很早的时候,我们济南市文旅局、济南市图书馆的领导就一线调研,迅速部署下沉社区防疫工作,身边的党员同事、男性同事,挺身而出扛起了艰巨的任务。在“济图一家亲”群里的每日播报中,局领导多次去一线看望慰问,馆领导各方筹措送去了急缺的抗疫物资,他们带领着同事与街道社区同志并肩作战。图片上,绿色的军大衣冷湿了又干,薄薄的塑胶手套都被磨破了,而实际上这手套并不阻挡严寒,在下雪下雨和晴冷的日子里,都能拍摄到他们鼻前呼吸凝成的白雾。以前曾在热点讲解中给学员无数次讲到过的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优势,在这场疫情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不仅存在在领导人的讲话里、红头文件里、火神山雷神山的“云监工”里,更浸润在我们“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每个行动里,一言一行,都编织着厚实的安全网。  这力量来自“身在无间,心怀桃源”。桃园社区同“桃源”同音,这个词语是美好的,不是虚幻的。因为只要心中有所坚守、有所希冀,无论外界如何纷繁复杂、变化无常,只要恪守本心、初心,就能平和安静、淡定从容地处理好任何事务。去社区那天,看着郭老师井井有条处理着日常防控,就想到了这个词。在这个没有围栏的传统社区,进出的车辆人员一多,似乎就显得忙乱。要严格检查小区出入证,要严格执行“十个一律”规定,宣传“双测温两报告”制度,要认真登记小区进出人员,核实住户信息,测量体温……郭老师是这里的“常客”了,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但是我新来乍到,手机无法安装扫码软件,又第一次使用电子体温计,有点紧张。一到地方,他就摸出手机打开扫码软件,给我展示如何操作,又教我怎么测体温,然后我俩分好工,我就跟在他旁边,没有任何仪式地开始了工作。个别居民体温太低,测不出来温度,我会不自觉的贴到人家手腕上,他立马提醒我不要贴到皮肤上;测出一个体温过高的小朋友,我心里“咯噔”吓一跳,拉着他求助;没有人出入的间隙,他还贴心地老让我坐会儿休息。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细节,我很感谢他。大抵是熟练了所有的环节流程,才能还会分出心思,心无旁骛、不着痕迹地照顾着我这个笨拙的伙伴。“我们都被最勇敢的人保护着”,宅在家抗疫的日子里,一度曾被这句话煽情到眼红,此次亲自参加下沉,感觉到,郭老师和馆里多次参与下沉的各位同事们,都是勇敢的人。

  还有更多的力量来自于每一位坚守疫情防控前线的领导者、指挥者、医务人员、媒体记者、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每一位积极配合的普通居民。所谓疫情防控,人人都是英雄;所谓疫情防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今年的春天,每一个人都被责任和勇气彼此连接在一起,这些平凡中的伟大,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是在收敛心神,审视这场疫情带给我们什么的时候,被铭记在心的光。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疫情防控还在继续。眼前,进进出出的居民,停下又驶离的车辆,或拎着外卖抱着快递,或刷着手机走走停停,在目光接触时传递一个鼓励的眼神,在问询、扫码、登记、测体温后互相地点头示意……感恩渐已回来的普通又平凡的生活,有柴米油盐,有鸡毛蒜皮,有街坊邻里的笑闹和忙忙碌碌的未来生活的奔头,是让人踏实心安的烟火气,是在困境中蕴含无限希望的日复一日。

  济南市文旅局下沉工作人员 汪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