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得人,遇人知人,似乎始终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随缘事件。以产引才,与大院大所深度融合,搭建各类平台,近年来,“求贤若渴”的东营不断创造“产学研”“结对子”的契机、良机,逐渐构建起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系统”。

  聚焦“5+2+2”产业体系,以产引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与英国萨里大学逯高清院士一起突破生物燃气纯化应用技术,已经完成中试和放大生产。”今年,令山东宝力生物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成高兴的是,在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的第十个年头上,长期与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逯高清院士在化学电池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我市一家围绕秸秆发展生物质能源而设立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宝力生物用现代工艺实现了对秸秆材料的“吃干榨净”。宝力生物公司院士工作站现有院士三名,在我市企业引才中成绩骄人;如今,得益于对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视,企业发展又将迈向新的台阶。张元成介绍,与用生物沼气燃烧发电相比,将生物沼气通过化学的方式发电,发电度数能提高至少20%,年产3300万立方米生物质燃气的循环能源产业基地,也已纳入国家首批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

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调研。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调研。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副主任臧民杰表示:“发挥长处、特色,我市构建并正在大力发展‘5+2+2’产业,以产引才聚才,就会成为一个见效的路径。近几年,东营在引进产业急需人才上有较大突破。比如,我市与各地石油大学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极大支撑了石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区域产业需求,我市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的技术对接。近年来,全市各级累计组织“中国好技术”、国家领军人才东营行等80余次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110多项,签约项目11项。我市去年联合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科技园举办的“中俄创新合作周暨首届中俄创新创业大赛”东营分会场活动,纳入了国家“第三届中俄创新对话”框架内容,达成合作意向9个。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各级各部门聚焦“5+2+2”产业发展,广泛延揽海内外人才,成功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27人(个),其中院士10人。德仕集团、华盛橡胶、科兴化工、道一生物等公司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助力我市企业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方面将发挥重要的领军作用。

  聚力招引大院大所,以“一”引“多”,推进关联、集群创新

  几何时,高校院所匮乏是多年来造成我市高端人才“短板”的重要原因,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我市加快建立政策“洼地”,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举全市之力招引大院大所。

  “通过水盐调控技术、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等技术,盐碱地西红柿亩产12000斤,关键是品质好,地头价至少在4元/斤。”连日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阳竹来到位于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中科院黄三角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开展实验与学术研究。多年来,他致力于盐碱地农业“高效、高质、高值”的研究,在东营,欧阳竹的科研工作得到施展的巨大空间。“东营市非常重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双方共同沟通规划设计,市政府在政策方面也为我们创设了很好的条件。现在一个好的势头是,中科院很多院所与东营市实现了全面而深度的合作,同时,也吸引了关联行业的大院大所落地东营,形成了集群化创新。”

种养循环设施大棚种养循环设施大棚
种养循环设施大棚棚内栽培种植种养循环设施大棚棚内栽培种植

  大院大所带来的基础性研究有助于我市在原始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将聚力招引大校大院大所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校院所。近年来,新建了中科院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中科院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东营耐盐作物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黄河三角洲综合实验中心、北航东营研究院、青科大东营资源化研究院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弥补了我市高校院所短板。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发挥农业创新高地作用,与中科院共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吸引19个专家团队入驻,首批6个创新子平台全面开工。

  聚合园区平台建设,以“合”促创,形成、激活创新创业共同体

  从2019年8月9日落户东营,到投入使用光谷未来城大数据基地,到建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研发基地,再到组建专家管理团队,聘用20余名博士、硕士组建研发团队,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在我市的行动催人奋进。

  作为国内稀土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创新发展模式,实行“大学+行业龙头+学术团队+政府”的新型运营模式: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有研稀土等国内8家行业内领军企业和天津大学沈美庆教授专家团队,进行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东营市政府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政策支持,四方合力,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研究院创新发展。在此模式促进下,研究院的“组合型”研究已经展开,组建了由院长沈美庆牵头,20余名专家参与的技术攻坚团队研发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该课题对扩展稀土催化及应用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平台的服务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东营光谷未来城杯”第三届油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东营光谷未来城杯”第三届油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安排,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开工建设了东营科教园区和悦来湖人才密集区两大区域创新中心。目前,两区内稀土催化研究院、北航东营研究院已完成工商注册,石油大学东营高等研究院、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石油大学研究生院东营分院近期挂牌运营,“数创谷”、华凌大厦、海科未来大厦等一批孵化设施正式启用,正逐步成长为我市对外科技合作的高地。今年1月份,我市建设的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获省政府批准,纳入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名单。

  这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不失为一个开展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好地方。这里,延展豁达,潜力无限,“产学研”的效应正在显现——良机比比皆是,创新发展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