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青岛挖出92岁"功德碑" 佐证近百年前已有商圈

来源:半岛都市报2013年5月3日【评论0条】字号:T|T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503/U9523P1333DT20130503073933.jpg5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503/U9523P1333DT20130503073935.jpg6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503/U9523P1333DT20130503073937.jpg7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503/U9523P1333DT20130503073939.jpg8
 

  5月2日清晨,在台东一路与辽宁路交会处一工地里,施工工人在操作挖掘机挖土时意外挖到了一块石碑。根据碑文记载,这块碑立于1921年,记录了92年前台东镇居民修建财神殿的募捐情况,属于一块“功德碑”。据文史专家李明介绍,这块碑保存比较完整,是最早记录台东早期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实物文献之一,对研究青岛和台东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另外,碑文撰写者王垿是当时青岛地区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这块碑的发现对研究青岛文化也有重要价值。

  挖掘机挖出块“功德碑” 

  “刚才在台东一个建筑工地挖出了一个石碑,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有没有价值。”5月2日上午,有工人向本报反映。 

  记者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石碑已被放到一块空地上。工地一位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天清晨6时许,一位工人在操作挖掘机时碰到一个硬物,他赶紧停下来,跑到铲子跟前查看,发现土下面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头。工人把石头拖到周围空地上,用水清洗掉上面的泥土,这才发现这是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很多人名以及捐款情况,应该是一块功德碑。”一位在场者说。 

  距今92年保存依旧完整 

  随后,记者也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块石碑,石碑的正面写有“台东镇新修财神殿碑记”,背面最顶端是“万善同归”四个大字,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人名。 

  经过测量,碑身的高度接近2.5米,宽近1米,而厚度在30厘米左右。工人说,他们把这块石碑转移到空地上也花了很大力气,“这块石碑的石质是青石,我推算起码有1.5吨左右,太重了。” 

  当天上午,昌乐路文化市场的一位专业人士李政刚在得知此事后也赶到了现场。“这已算是保存相当完整了,除了碑身有两道切割痕之外,没有残缺。”他仔细看了上面的碑文,“根据记载,这块碑应立于‘辛酉年秋八月’左右,而且上面还出现了台东镇商会的记载,所以它的年代应该是在青岛建置之后,根据这些来推算,这里的辛酉年应该是1921年,距今已92年。”李政刚分析说。 

  记录商会居民募捐情况 

  石碑上有很多繁体字,有的还很模糊,上面到底记载了些什么? 

  一位在场的老人表示,之前听说台东一路附近曾有一座庙宇,很多人来拜,后来被破坏了,“这块石碑是不是当时那个庙里的?” 

  对此,李政刚让工人们再次对石碑进行了清洗,然后仔细辨认上面的每一个字。“昔光绪季年道士……创建老君殿……台东镇东偏名曰聖清宫附观音像……财神像……”因为有些文字很模糊,暂时无法详细了解碑文记载的所有情况。“不过根据这些文字推测,应该是介绍了修建财神殿的背景以及修建募捐情况。”他说。 

  李政刚还仔细查看了石碑后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记载了一些人名以及捐款的数额,其中数额从两角到一百元不等。碑文中还有“台东镇商会”的字样,所以根据这些记载来看,这块碑应该是记录了台东镇商会以及居民在这次修建时的募捐情况。 

  一位旁观者还介绍,这个工地的前身是一片广场 ,而广场修建之前这里有一条大沟,“石碑可能是在修建广场时填大沟埋进地下的。” 

  “台东商圈”最早记录之一 

  这块石碑到底有啥重要价值?当天下午,记者又咨询了青岛市文史专家李明。 

  据李明介绍 ,1898年之后,青岛沿海包括西镇、青岛村等地的土地被租借地政府所控制,原先村庄的居民集体转移到了由政府提供的住宅区居住。“台东镇就是在1899年左右成立的。”李明说,台东镇因为人口比较稠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商业活动越来越发达,后来还形成了台东镇商会,“在当时,台东镇商会是与青岛市商会以及台西镇商会齐名的三大商会。碑文上记录了台东镇商会及其活动情况,还记录了台东镇居民的生活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台东商业的发达。”李明说,这块石碑的碑文也从侧面证明了如今台东商圈发达的背后也是有着历史积累的。 

  另外,李明介绍,发现石碑的位置紧靠着原先的清溪庵,“在2008年就发现了两块1941年的石碑,而这块石碑的年代要早于那两块,所以说这块石碑是最早记录台东早期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实物文献之一。”李明说,这对研究青岛和台东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这块石碑的记载更具民间性,上面关于台东镇、台东镇商会等基本资料很齐全,是对官方文件的一种补充。“应该好好保存下来。”李明说。 

  当天下午,市北区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尽快协调工地把这块石碑转移到文化馆以妥善保管。

  撰文者王垿是当时的大家 

  根据碑文记载,这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是由“前法部右侍郎莱阳王垿敬撰”。 

  李明介绍说,王垿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垿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检讨,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因他在 1894年大考翰詹时得第二名,一年后转左春坊左赞善,以后又升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为光绪写《实录》。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直至病逝。 

  “他在当时是青岛地区最著名的大家,影响力很深远。”李明说,王垿的官位最高,是山东在京官员的领袖和组织者,另外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也非常高,“后期在青岛期间,写碑文、题字成为他的生活来源之一。” 

  “根据记载,撰写碑文的是王垿,但书写这段碑文的却是‘前度支部主事’,因为后面的文字残缺,到底是何人书写目前还无法断定,但可以推断的是,这个人的成就应该与王垿相当。”李明分析。 

  小资料 

  什么是功德碑 

  记功载德或颂扬政绩的碑通称功德碑。功德碑的特点是内容具有典型性,形式具有个案性。对于碑主来说,是褒奖和颂扬,对于当时和后人则是楷模和榜样。由于这种碑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勒石镌刻功德无量,因而历代官民无不高度重视。 文/记者 徐新东 刘鑫 图/本报记者 孙传浩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