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 据东方圣城网8月25日报道,他曾一枪击毙一个鬼子,和战友一起端了伪军的碉堡,也曾步行近百里到铁道游击队取情报……“如果再来了侵略者,我还要和他们干上一仗。”今年91岁的抗战老兵刘汝彬身体还很硬朗,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眉宇间有一种不寻常的浩气。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位铁铮铮的汉子,谈起老母亲却愧疚的热泪盈眶,抗战期间两年未曾返家,让老母亲挂念了两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汝彬老家在鱼台县老砦镇刘寨村,1941年在单县讨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黄河支队,后转入苏鲁支队,跟随部队在微山湖一带与日伪军开展战斗。

  为保护百姓粮仓,装成百姓打鬼子

  刘汝彬说,自己最自豪的还是在谷亭粮食行一枪击毙鬼子的故事。那一年,鱼台县久旱无雨、农业欠收、灾荒严重,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并趁机在谷亭市场上大量抢购粮食,致使粮价飞涨,给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困难。

  据刘汝彬介绍,他所在部队派了两名侦察员探得鬼子抢购粮食的活动规律后,随即派刘汝彬等5人,化装成赶集的老百姓潜入谷亭。“我当时穿着花条子的衣服,头上顶着手巾,背着粪箕子,怀里揣着短枪。”刘汝彬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在鱼台县城鱼市附近,原来是一家粮食行,我们就在那里遇到一个落单的鬼子。”刘汝彬第一个冲上去,掏出短枪将鬼子从背后击毙,其他几人跟着补了几枪。在把鬼子的枪取走后,马上汇入了人群,当日军闻讯时,刘汝彬等人早已安全撤离。为躲避敌人的扫荡,刘汝彬所在的部队经常夜里行军转移,一夜要走一百多里路。母亲两年没见过他了,就向经常外出的村民打听儿子的音讯,却打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母亲很坚决,“不管是死是活,都要找到儿子。”母亲挎着包袱,带着干粮到处找刘汝彬,从鱼台找到金乡,又到了丰县、沛县,找不到儿子每天晚上都会伤心地哭,最后哭瞎了双眼。“为了打鬼子,我没有照顾好老母亲,我是个不孝子。”说到这,刘汝彬痛哭起来。

  端过伪军碉堡,深夜徒步百里取过情报

  “在打谷亭的战役中,我和战友端了一个碉堡,俘虏了8个汉奸。”刘汝彬说,要打谷亭必须先解决沿途的几个碉堡,他所在的排负责攻打运南村(现谷亭街道运南村)东头的碉堡。战友提前摸清了敌情,碉堡附近伪军数量不多,战斗力不强,但周围挖了围壕,还引了水并在水里立了许多尖木桩,给攻打带来了困难。周边的老百姓听说要打鬼子,卸了家里门板给部队当桥板,“老百姓这么支持咱们,还有啥困难解决不了。”刘汝彬回忆说,那是一个秋天的深夜,他们40多人悄悄地潜伏到伪军的碉堡附近,在伪军差不多睡着的时候,他们用门板搭在围壕上,快速沿过门板,用手榴弹炸开了碉堡的大门,俘虏了里面的8名伪军,并缴获了枪支弹药。

  刘汝彬还到铁道游击队取过情报。当时,刘汝彬正跟随部队走到枣庄西沙河附近,接到团长命令去韩庄(属微山县)的铁道游击队取情报,刘汝彬一个人傍晚时分出发,走了半夜到达韩庄。取到情报后他又连夜赶回了枣庄,这来回一趟走了近百里路。“当时累得两条腿像塞了铅块似的,但是完成了任务,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汝彬说。

  抗战胜利后,刘汝彬在淮海战役中负伤,治疗期间他学习医术,后来转业回乡当了一名医生。如今,刘汝彬已是儿孙满堂,他一有时间便会给孩子们讲述他的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