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运河静静流淌,穿德州而过。“九达天衢”的德州因粮而生、因粮而兴。从储粮重镇到产粮强市,德州这座地处小麦黄金产区的城市,粮食产业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一张鲜亮的城市名片。卖到三元钱一个的高端馒头供不应求,科技创新让传统工艺再次焕发青春……德州在拉长粮食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齐鲁粮油”品牌方面,正在谋求更大作为。

  粮库装上光伏板

  能发电还能防潮

  德州是一座因粮食而生的城市。

  几百年前的德州城内和运河码头上,早就是一幅“车舟所会,食货集散”“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景象。明初,德州成为运河四大仓之一,收储鲁豫两省漕粮数十万石,多项指标居运河各港口之首。

  明清时期,德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漕运码头,而且是南北陆路交通枢纽。流金淌银的大运河为德州带来近500年的辉煌。如今,古运河风光已成往事,但德州依然是储粮重镇。

  德州火车站往南不到两公里有一片低矮的房屋。建筑为单层,数米高,白色外墙居多,看起来其貌不扬。不过,在德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乔方红的心目中,它们重要得很。“这些建筑是粮仓,不仅储备着德州、山东的粮食,而且为北京等地代储上万吨储备粮,战略地位突出。”

  走到位于一座二层建筑的中控室外,俯瞰粮仓时,才发现另有玄机。房顶上整齐码放着一片片黑黝黝的光伏板,正晒着太阳补充能量。

  仓储是储粮的重要环节,为了防止粮食受潮霉变,仓顶每年都要做防渗漏养护,价格不菲。为了保证安全,又能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粮食部门想了一个好法子,在仓顶建起了4.2兆瓦的太阳能电站,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向国家电网供电840万度。“如此一来,既节省了大笔维护费用,又能发电创造经济效益,还提高了闲置空间利用率,契合新发展理念,可谓一举三得。”乔方红表示。

  小麦产量占全国3%

  千万个馒头畅销北京

  德州不仅是重要的储粮基地,而且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粮油食品城”。

  北纬36°是国际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德州正好地处种植优质小麦的“黄金纬度”上。

  “山东冬小麦平均亩产量是408.1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量高出58.1公斤。最高亩产达到821公斤,创造了全国小麦高产纪录。”在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田纪春看来,这与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关: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冬天寒冷,病虫害较少,小麦生长期降雨丰富且均匀。

  这个季节看不到小麦丰收入库的壮观场景,但是乔方红带来的数字依然令人震撼:德州盛产小麦、玉米,是全国首个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吨粮市”,小麦占全国总产量的3%,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除了产量高,德州小麦的口感也好。几年前,有三千多德州人在北京做馒头,开的馒头房遍布北京街头,面粉大多用的正是德州面粉。山东德州馍大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友表示,德州小麦属于中高筋小麦,麦色金黄,被誉为“小麦界的五常大米”,做出来的馒头口感筋道,带有浓郁麦香,很符合北方人的味蕾。

  在馍大郎的生产区,几条机械全自动生产线正在“上班”,压皮、压卷、塑形、修整……不过十几米的距离,泛着小麦金黄原色的大面团“跳一段舞”,就变成了一个个造型规矩、精神抖擞的生馒头。再经过醒发、热蒸、冷却、包装,就要走进300多公里外北京的各大超市了。

  从2017年9月至2018年年底,馍大郎向北京市场供应以馒头、花卷为主的面食产品,得到了首都市场的认可,供应量已超过1000万个,而且逐月增长。

  流水线融入新科技

  可产出老味道的馒头

  如今,全国各地的小麦产量已经基本趋于稳定,想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只能靠做大粮食加工生产,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这一切,都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

  得益于原材料的优势,德州的面粉加工产业可谓遍地开花,仅日处理小麦400吨以上的企业就多达23家。

  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夏津县,是一家日产面粉6000吨的大型企业,产量稳居省内第一、全国前五。与想象中熙熙攘攘的场景不同,整个厂区并没有多少工作人员,七八层高的生产车间里隆隆作响,昼夜不歇。

  “从原麦入库到生产出袋装面粉,都在这栋车间大楼自动进行,生产环节不经过人工,只需每层有一两个值班员。”在车间,发达面粉营销部经理高春超弯下身子,用手指头摸了摸亮晶晶的地板,又指了指窗台,示意整个车间一尘不染。这样一条高效、安全、环保、自动化的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出1000吨面粉。“自动化设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面粉的品质。”

  在主食加工方面,馍大郎也在新科技上尝到了甜头。张德友说,他家的生产线已经“学会”制作签子馒头、戗面馒头,这两样可是山东馒头的特有工艺。馍大郎通过设备改造,已经能用机械模拟戗面等传统技艺,靠流水线就可生产出老味道的馒头,很受市场欢迎。

  突破品牌瓶颈

  不光做馒头还搞民宿

  德州粮油品牌众多,全市各类粮油产品品牌84个,但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强、市场认知度高的品牌还需要继续培育。

  “‘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创建对我们来说恰逢其时,良好的区域公共品牌可以带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乔方红说。

  培育品牌能够占据细分化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近几年,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6万亩小麦种植基地,通过绿色认证的面粉和馒头占领了北京的高端消费市场,一个优质馒头卖到3块多钱仍供不应求。

  麦香园负责人、“馒头姐”邵燕介绍,2009年以来,该公司研发出复配方馒头专用粉、水饺专用粉、全麦粉,制定了企业标准。同时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精准配方面粉,开辟了一条私人专属定制的市场。

  谈到品牌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光明认为,食品安全是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基础和链主,打造品牌的关键是抓好食品安全。“山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挖掘山东地域文化资源,吸收儒家文化精华,有利于打造山东食品的诚信品牌。”

  今年,麦香园有了新的尝试,在禹城公司的后院,新建起了集餐饮、住宿、康养于一体的60多间农家民宿:“麦香公社”。

  这几天,来自北京的“荣誉社员”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赏麦田、品馒头、采摘有机蔬菜,体验了一把“有点田”的惬意生活。这些“荣誉社员”都是麦香园的客户,来到禹城基地溯源体验后,看到小麦种植和馒头生产的现场,对麦香园的品牌更放心了。

  “只有突破了品牌瓶颈,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够持续。”邵燕希望将来“麦香公社”能升级为“麦香村”“麦香小镇”,探索粮食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