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禁即入
我们的所有市场都要开放,只要没有禁止的都可以进入。有些事情本来就难办,请示后反而更难办了。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只要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就可以做。我们研究政策,不要只研究什么不可以做,还要倒过来研究,除了不可以做的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做。
12.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
我们要让企业家放心来投资,关键是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很多企业家来考察,都希望和市里的领导见见面。因为只要见到领导,他们就会感到安心和放心,心里也就踏实了。如果我们连朋友都不敢跟他们交,他们是不敢把钱投在这里的。我们不要怕,要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不跟企业家交朋友,不跟他们交谈,生意怎么来?生意就是谈出来的。我们的政策是根据需求制定的,需求来源于企业,很多需求就是在交谈的时候反馈出来的。通过交朋友,可以沟通信息,根据企业家的需求调整我们的政策。当然,大家可能觉得跟企业家交往容易犯错误,但我们有党的标尺,只要我们坚决守住“红线”和“高压线”,这样就可以了。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就是要抓好招商接待、抓好落地推进。“放中间”,就是项目的操作实施,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市场来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犯错误了。
13.不能急功近利,要细水长流
人们常说,做人比做事重要。招商引资中也应该这样,做朋友比做生意更重要,要多交一些朋友,广交一些朋友,不能急功近利。光靠招待几顿饭,企业是不会轻易来投资的。企业考察之后,我们应该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建立一个客户档案,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逢年过节发个贺卡,生日的时候还可以发贺信等等。要跟企业家交朋友,让他们觉得我们可信可靠。有些工作还要做得更细致一些。要加强跟踪,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跟踪,特别是没有后期跟踪,企业家来了就是请吃饭,每次都没有新的进展。
14.明确优势,准确定位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和方向,搞清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才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想要高科技,那不现实,都想要大企业,也不现实。各县区的发展,都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吸引外商投资,让外商来得有理由。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明确主题,正确定位后再去招商。
15.永远不说“不”
沿海地区有一个经验,就是永远不许对企业说“不”,我认为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最简单的是说“不”,最无能的也是说“不”。尤其是招商引资的前置部门,更不能对企业轻易说“不”。工作人员轻轻的一个“不”字,就可能把一个企业挡在了外面,也就把就业和税收挡在了外面。在实际工作中,要仔细分析企业的要求,多想有没有其他变通的方法可以解决,可以先把企业的要求接下来,然后多想办法、多研究,看看政策以外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就好像一个成功的营业员,如果没有顾客需要的商品,他会竭力向顾客推荐其他的商品。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16.“三个集中”
以前所说的“三个集中”,就是在发展中,要注意工业向园区集中,特别向国家级、省级园区集中,不能走“村村冒烟”的路;农业要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住宅要向城镇集中。现在提出了新的“三个集中”,就是工业要集中,产业要集聚,土地要集约。
17.端正对企业的态度
政府对企业是四句话:你发展我鼓励,你困难我解决,你发财我高兴,你破产我惋惜。政府不要过多地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一个宽松的平台。
18.克服“肥水不外流”
“肥水不外流”是保护落后,甚至会滋生腐败。我们应该让市场来配置资源,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对外来企业一视同仁。很多暗箱操作,都是打着“肥水不外流”的旗号,甚至可能制造腐败。把事情给自己的企业做,但企业没好好做。就像小孩成长一样,在温室里面是长不成材的,企业没有在市场经济中搏击、冲击,也是不行的。我们招商引资为什么上不去,就是因为很多好的项目舍不得拿出来,觉得我们自己可以干,想自己来干。这不行!应该都拿出来,自己可以干,别人也可以干,到底由谁干,让市场说了算,让实力说了算。这样我们的市场才开放。不要非要保护我们自己的企业,其实保护他们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最后还是要由政府来收拾烂摊子。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发展得好,但是企业不在市场风浪里搏击,永远是长不大的。
19.不是没有土地,只是没有好的项目
只要我有好的项目,就一定可以落得下来,关键是项目要好、要过硬。这里我强调,一定要让好的项目在我市落下来,各部门必须予以全力保证。
20.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对我们政府来讲,不管是国资、外资,还是国营、民营,都是一样的,只要在我们这里纳税,就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所有的市场都是开放的,所有的竞争都是公平的。
(来源:济南时报,摘自《南昌日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