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顾金华 “假羊肉”被包装后流入上海市场,甚至最终上了市民的餐桌。对此,别说是一般的消费者,即使是专业的食药监执法人员也难辨真假。对此,专家呼吁:必须对这种制假售假,危害食品安全的事情,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添加保水剂
假羊肉进价有时略高于出厂价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品尚豆捞周浦店销售所谓的羊肉卷涉嫌混入了鸭肉等廉价肉,根据这家火锅店的台账,记者找到了其进货的批发市场。明察暗访之后发现,不少可疑肉卷产地都指向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山东阳兴,于是记者决定,追本溯源,以批发商的身份远赴山东,追查这些可疑肉卷背后的秘密。
山东阳兴是个小县城,不过肉制品加工厂却有大大小小将近200家。暗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地出产的各类肉制品当中,价格最低廉的就是一种用鸭肉加上羊尾油制成的复合肉卷。
一厂家负责人表示:“复合肉卷是最便宜的,6块5一斤,一卷里有8两羊尾油,里面加两层,外面加一层,切出来有三个层次,它都是纯羊尾油。”
虽然这种复合肉卷里,基本就没啥羊肉,可外包装上还是被贴成羊肉卷或是小肥羊,一些厂家还夸下海口,标签想贴什么就能贴什么。这位负责人表示:“标签很简单,要什么标签都可以定做。”
记者走访了20多个加工厂,这种复合肉卷的报价基本在每吨一万三到一万五之间。然而,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原料的鸭肉,进价与加工包装之后复合肉卷的出厂价几乎持平,甚至还略高于出厂价,难道厂家愿意做亏本买卖?闲聊间记者才发现,原来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厂家在加工肉卷时还会注水。加了水的复合肉卷切片放在手上,短短几十秒就化了,手上满是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加到肉卷里的水分不流失,他们还会在里面加一种保水剂的东西。
据介绍,食品用保水剂是一种复合磷酸盐,在肉制品中,每千克不得超过五克,要是一百斤加一斤,就等于超标了百分之一百。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表示:“超过的量对于人体钙的吸收会有影响,可能会造成钙的流失,特别对于一些老年人、青少年、孕妇,它的潜在的危害风险是很大的。”
检测技术有限
必须要靠立法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这种假羊肉从生产批发到零售的各个环节,不管是未经检疫的其他动物肉还是生产过程中,超标添加等行为,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当这些肉卷进入上海市场,甚至最终上了市民的餐桌之后别说是普通消费者,就算是专业的食药监执法人员也难辨真假。一位食药监执法人员说:“我们只能靠手摸,鼻子闻,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要让假羊肉现形,最靠谱的就是用DNA比对,但是这种检测方法成本高,又费时费力。
事实上,假羊肉事件发生后,上海食药监第一次检测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样品中含有羊源性成分,但是羊源的比例有多少,是否有鸭肉却无从得知。浦东食药监所长助理周旋说:“现在检测技术只能对成分做定性分析,定量还做不到这一步。”
对此,专家表示,要杜绝假羊肉上餐桌,光靠末端检查以及丰富检测手段,往往疲于奔命,事倍功半,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从源头开始,就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狠狠打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表示:“这种事情不断花样翻新,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出来,我认为还是法律的问题,法律的高压态势不够,法律的严惩不够。”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则表示:“作为国家政府监管部门,在生产的源头应该对这种制假售假,危害食品安全的事情,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要让食品安全零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各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零容忍。目前,最高法最高检做出的法律解释已经明确了,今后将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定罪更重,处罚更严,而对于相关部门,食品监管的渎职行为也会依法从严惩处。
鍙� 琛� 鐧诲綍|娉ㄥ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