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威海7月30日讯(记者 刘明明) 7月30日,“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威海。威海,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的摇篮。1937年12月,在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下,威海抗日人民在天福山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天福山起义、成立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马石山军民浴血抗敌……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一把把抗日之火燃烧在威海大地上。
“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名博大V、媒体记者首先来到了文登博物馆红色文化展区。文化展区全面展示了文登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抗日战争中,文登有一万名热血青年投身前线,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赞歌。战争年代的光辉历史,孕育了文登的红色文化。文登的革命岁月,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苦菜花》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学。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文登抗战的熠熠风采,为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随后,名博大V、媒体记者一行来到了文登天福山革命遗址。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领导同志在这里发动了威震胶东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开辟了胶东红色抗日根据地,在胶东人民抗战史和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天福山革命纪念塔,塔基长5、宽5米,塔体底部长2、宽2米,塔体总高12.24米,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堂式建筑,红瓦白墙,掩映在浓绿之中。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
下午3点,“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名博记者一行来到了荣成,参观荣成伟德将军碑廊。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荣成有140人任将军和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其中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31名。荣成因此享有“将军市”的美誉。1997年,荣成修建了长268米、建筑面积3128平方米的伟德将军碑廊。碑廊将140多名荣成籍将军的手迹、简历、事迹镶刻在石碑上。开门碑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手书的“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荣成伟德将军碑廊被山东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下午5点,网络名人来到荣成青安屯村烈士纪念馆,这是威海首座村级革命烈士纪念馆。该纪念馆由当地群众自发建设,馆内陈列着抗战时间青安屯村烈士的图像资料。抗战时期,荣成寻山街道青安屯村先后有37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平均3户就有1名烈士,是胶东著名的“红色革命烈士村”,也是少年巾帼英雄张晶麟的家乡。
追寻山河岁月,还原浴血抗战。4天的时间里,“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大型网络宣传活动先后深入枣庄、临沂、烟台、威海,寻访先烈的抗日足迹,推开历史的大门,感受那战火硝烟的年代,触摸那段岁月的厚重。
参加本次活动的名博之一、抚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花千芳表示:“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这次活动让我们宏观地了解了整个山东的抗战情况,以前参加活动,每个地方只是一个”点“,无法了解全局。我觉得这次活动最好的地方就是把整个山东抗战的要点一个一个地介绍到了,而且参观每个地方都是抗战中最精华的部分,每一处都让我特别感动。“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华北抗战的四大根据地之一,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持战争,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峥嵘岁月,红透齐鲁,抗战,还看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