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区之玉皇顶
从碧霞祠出来,大约走个20分钟就是青帝庙和玉皇顶了,爬到这里差不多已经在山顶耗时一个小时了,祭拜过玉皇顶的玉皇大帝后,可以说登泰山的任务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供奉的就是乃天地万物的主帝。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
泰山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石岩壁立,上无遮盖,而石壁前有块空地,人可以站在一个适合的距离之外观赏,山崖布满了历代石刻,洋洋大观,如同一个天然的书法博物馆,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封泰山时所写的《纪泰山铭》,通篇隶书,字字烫金。泰山摩崖大字都写得很好,看碑刻题名,有不少是山东巡抚写的。中国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但写大字却不同,还得体兼颜柳,笔到意到,才稳得住。


很多人为能看见美丽的云海日出而登泰山,看日出应该是每一个泰山游客都有的心愿。但遗憾的是,泰山日出奇观却受制于自然条件因素,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建议登山前看一下当地天气预报。在泰山极顶观日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观陆地日出,另一种是观海上日出。白天和晚上体验不一样,晚上登有点遗憾就是在下山的时候沿途的风景由于太累了就无暇观赏了。日出那会儿人非常多,到了7、8点的时候,山顶就很空了。


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岱顶天街,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大量的香客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饭,天街应运而生,天街具体形成何时,已不可考,关于天街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宋初年,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年),兖州府官吏邵伯温游泰山,写下了一篇泰山闻见录,文中说: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到明朝中期,随着香客增加,天街也繁荣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