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手机发红包几乎成了全民活动,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一亿多人参与了支付宝红包游戏,90后占到了50%以上。而在全国发送红包的城市中,上海人总共发出了1039万个红包,红包数居全国第一,青岛和济南分别位于25名和29名。红包平均金额上,青岛和济南分别为58元和51元。

  上海人最爱发红包

  红包游戏的火爆让羊年春节成为了迄今为止最有“互联网味道”的一个春节。不少网友自嘲戳红包戳到手指疼,更开玩笑表示要“靠抢红包成为村里首富”。支付宝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仅除夕夜,支付宝红包的收发总量就超过2.4亿个,总金额达到40亿元。

  那么哪个城市的人最爱发红包呢?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农历大年初一,按照发出红包的个数计算,上海人春节期间总共发出了1039万个红包,是全国最爱发红包的城市。全国发支付宝红包个数最多的前十位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北京、广州、武汉、深圳、南京、成都、苏州、温州。青岛和济南分别位于25和29名。

  如果按照发红包的平均金额计算,除去商户发送的红包外,用户个人发送的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为59.1元。按照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计算,全国排名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湖北天门、浙江温州、浙江杭州、广东揭阳、浙江台州、浙江金华、湖北仙桃、浙江宁波、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浙江丽水。湖北省天门市的红包发得非常大方,红包平均金额139元为全国最高,并且遥遥领先第二名温州的97元。青岛和济南的这一数据分别为58元和51元。

  中国人最喜欢发多少金额的红包?支付宝红包数据显示,所有的红包中,金额为1元的红包最受欢迎,超过1954万人发了1元红包。其次为10元红包,约1747万人选择了发10元红包。其他的吉利数字,如88元、88.88元、8.88元等红包,也吸引了很多人。数据显示,超过320万人发了88元红包;超过239万人发了8.88元红包,超过128万人发了88.88元红包,还有超过109万人发送了充满爱意的13.14元红包。

  90后成发红包主力

  春节期间人人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传统的压岁钱已经没有太大感觉,而是更热衷于通过手机发红包。

  支付宝官方的数据也显示,在所有发支付宝红包的用户中,90后 用户 的占比 最大,达到50.03%,发出的红包个数也最多。80后用户位列第二,占比达39.85%。这也颠覆了传统中红包必须是长辈发给晚辈的固有观念。在这个春节,红包代表的更多的是朋友间的亲密互动和情感交流。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发红包不再仅仅是90后、80后的新潮游戏,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甚至50后也开始用手机给晚辈、朋友发红包。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参与支付宝红包游戏的用户中,约有2.8%的用户是50后、60后。

  支付宝红包数据显示,发红包的用户中,52.5%为男性,高出女性5个百分点。收红包的比例则正好相反:54.4% 收红包的用户为女性,高出男性8.8个百分点。

  有人发出6万个红包

  在全国发红包的用户中,来自杭州市的朱先生春节开启了“群红包撒钱模式”。他总共发出了64520个支付宝红包,红包总金额高达26万,成为全国最慷慨的土豪。有网友调侃说,群红包一次最多能发给100个人,虽然朱先生的红包平均下来每个也就四五元,但“撒向人间都是爱啊”。

  有人“慷慨解囊”的同时,也有用户收红包收到手软。来自河南新乡市的吕小姐,春节前后总共收到了3057个支付宝红包,总金额为3490元。

  据了解,群红包是用户最喜欢的红包玩法。在用户发出的所有支付宝红包中,群红包的个数占比高达54%,而点对点的个人现金红包的占比也达到了28%。这也说明,支付宝钱包也能够承载起具有社交属性的红包游戏。

  分析 揭开抢红包“画皮”:商家是最终赢家

  以阿里系和腾讯系为主要推动者发起的羊年红包大战,一夜之间燃烧到几乎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手机上,无论是戳一戳还是摇一摇,全民欢乐+免费午餐的双重刺激因素,在羊年春节期间以微信、手机QQ、支付宝、微博为代表的几大平台,红包收发的总量远远超过20亿人次。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专家刘文俭介绍,从已有的微信、手机QQ、支付宝、微博等公开的红包投入金额计算,总额度近百亿之巨,这在中国商业史甚至世界商业史都算一个规模和影响前所未有的营销盛宴。

  冷静看待红包大战,微信和支付宝各取所需,都有所斩获。抢红包这种带着浓烈的营销意味的商业活动,将巩固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地位。对于支付宝来说,支付工具的社交属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虽然这场大战微信的风头远远超过自己,两者在大战同时也竖起了竞争围墙,其实也进一步巩固了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

  以红包争用户入口 红包是互联网公司获取移动支付用户的重要接口,易观智库分析师马韬认为,互联网巨头慷慨发红包,是“功夫在诗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领域,而是瞄准构筑在支付体系之上的O2O 大平台。

  如微信钱包,不少人都是在去年的微信红包活动中被“勾引”着绑定了银行卡,如今,微信钱包已开通话费充值、理财、打车、彩票、网购、订餐、公益、电影票等多种业务,涵盖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红包最大的功劳,就是培养了一批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有了移动支付的习惯,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使用场景。”马韬等业内人士认为,以红包争夺用户入口、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 生态系统,这是互联网公司布局红包的思路。

  虽然这场春节红包大战看似像一场电子红包游戏,并没有涉及太多具体的移动支付应用,但是毕竟属于真金白银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用户操作移动支付工具的习惯,为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爆发提供了良好的支付基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