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建设为龙头,统筹各类要素和资源,突出齐鲁文化和好客服务特色,以加快打造一批著名旅游城市和著名旅游景区,培育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为核心,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为重点,优化旅游大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新跨越,他在会议上提出,未来旅游的发展要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
曲阜孔庙
在提升“好客山东”
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好客山东”品牌,是这些年来我省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向国内外彰显了山东的文化特色和服务优势,已成为我省最靓丽的对外形象名片。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质是品牌的生命,营销是品牌传播的主要途径。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思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品质建设,强化品牌营销,全面推进“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和宣传营销工作,着力将其打造成中国区域旅游服务的“第一品牌”,使“好客山东”成为山东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加大“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宣传营销力度。我省重大的经贸、文化、体育等活动,要统一使用“好客山东”标识。“十艺节”、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区域性文化活动都要融入“好客”元素,推广展示“好客山东”。在做好境内宣传的同时,加大“好客山东”境外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是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要大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突出建设一批大体量综合性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休闲度假类项目,创新发展一批新业态项目,培育提升一批特色旅游节事品牌,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好着力强化全社会“好客”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好客”服务环境,使“好客”文化深深根植于齐鲁大地,成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要强化党委、政府宣传引导,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强化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要将“好客”服务理念融入城市管理、社会管理、行风建设等各个方面,重点在金融、商贸、旅游、交通等窗口行业推行“好客山东”服务标准。要全面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诚信档案,加强规范管理,严格维护好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好客山东”的美誉度。
在打造著名旅游城市上
实现新突破
一座著名旅游城市,就是一个地区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可以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年来,尽管我省培育了一批旅游城市,但这些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高,在国内旅游城市中的地位也不突出。从旅游经济总量看,我省还没有一座城市入围全国旅游经济总量前十强,仅青岛入围前20强,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集中打造几个国际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形成山东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结构布局和发展质量。要按照“宜居宜游”的思路,把旅游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将旅游产业纳入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依托城市历史文化片区、城市特色建筑群、现代商务区等规划城市旅游功能区,突出抓好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交通标识、公共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整合饮食、住宿、商贸、娱乐、卫生等产业,集中连片打造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消费高地。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泰安、济宁曲阜等城市,资源条件好,文化底蕴深,具备成为著名旅游城市的条件和基础,要按照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标准,对城市旅游形象、结构布局、产品开发、要素集聚、市场拓展及支撑保障等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
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旅游竞争成败的关键。要坚持分类指导,实施区别化发展战略。中西部以济南、泰安、济宁为重点,文化特色鲜明,要突出培育文化主题,提升城市文化气息,打造国际著名文化旅游名城。东部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重点,滨海资源优势明显,要积极顺应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以度假酒店集群建设为着力点,打造国际著名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各有关城市要实施错位竞争,打造泉城济南、蓝色青岛、天下泰安、文化济宁、仙境烟台等知名旅游城市品牌。
要融入国际大环境,以建设国际优质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遵循国际化旅游准则,打造国际化旅游产品,实施国际化旅游营销策略,旅游管理服务与国际惯例接轨。各有关重点旅游城市,要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资源状况,参照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标准,积极开展著名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带动山东旅游整体实现国际级水平的大提升。
在突出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上
实现新突破
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省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宗教文化等异彩纷呈,民俗风情特色鲜明,这是山东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
目前,我省虽有7家5A级旅游景区,但除泰山、“三孔”两处世界遗产外,真正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景区不多。这些景区综合竞争力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挖掘得不够深,文化和旅游结合得不够密,加之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旅游业夏忙冬闲问题也比较突出。为此,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把旅游发展与文化建设很好结合起来,在挖掘利用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做文章,有效破解景区旅游四季均衡发展问题。在这方面,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要专门做些工作,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资源,精心开发一批高品位的文化旅游景区和喜闻乐见的旅游文艺精品,尽量减少冬季对旅游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把旅游景区的潜能发挥出来。各地特别是至今尚未获得国家顶级水平旅游景区的11个市,要高水平策划,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加大力度,负责同志靠上工作,力争每个市至少拥有一处文化内涵鲜明、让人非来不可的5A级精品旅游景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旅游开发建设中,要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去年底国务院下发了63号文件,对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编制旅游等开发建设规划要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符合城乡规划并与文物保护规划相衔接,认真履行相关申报审批手续。要把依法保护文物、确保文物安全列入旅游景区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严防旅游对文物的破坏、损害问题的发生。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出现对不可移动文物随意拆除、迁移或擅自在原址重建复建问题的出现。
需要强调的是,要精心搞好十艺节期间旅游活动。今年10月,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艺术盛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我省举办,参会人数多、时间跨度长。这是展示我省发展文明程度和良好精神风貌的难得机会,同时也是对我省旅游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要抓住机遇,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以“唱响好客山东、喜迎十艺宾朋”为主题,以文化旅游和滨海生态旅游为重点,把山东旅游更好地推介出去。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结合其他重要节庆展会活动,精心策划、错位组织一批特色主题活动,积极邀请各界人士到山东参会旅游。
在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上
实现新突破。
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成为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的情况表明,没有大企业的支撑,就形不成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通过“转型一批、重组一批、引进一批”,实施旅游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规模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必须强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放宽条件,引进一批像港中旅、深圳华强那样国内著名的旅游大企业集团和国外知名的景区、饭店、餐饮管理品牌。二是按照“重组”和“转型”要求,立足现有旅游企业集团拉长产业链。银座旅游、南山旅游、烟台八仙过海旅游、张裕旅游、蓝海集团、青岛城投集团等几个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产业链向景区、交通、住宿、娱乐、购物延伸,做强主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力争早日进入我国大型旅游集团十强行列。三是对现有重点旅游景区和主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组建旅游管理集团或旅游投资公司,搭建引进外资、社会融资的平台,实现重点旅游资源与市场的良好对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