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448.jpg)
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22日电 21日,山东邹平南部山区的西董街道东峪村举行其特有的“东峪车子灯”民间舞蹈表演,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演员们手推车子灯,踩着鼓点,交叉串花,似行云流水,在伴舞彩扇的衬托下,赏心悦目。 “东峪车子灯”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东峪村农民战时手推独轮车支前,为夜间照明,在车上挂有马灯,后军民在庆祝胜利和丰收时,便做成“车子灯”进行表演,“东峪车子灯”的民间舞蹈形式由此变化而来。 “车子灯”由上下2个彩色圆灯笼、轴承、主轴、小轱辘、光源组成,演员推动车子灯,上下的2个彩灯笼在轴承的带动下边走边转,表演形式有跑四门、剪子股、蝶戏灯、柳树行、鲤鱼翻身等12种花样,成为此地独特的民间舞蹈景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因各种原因,“东峪车子灯”曾一度停演。近年来,在民间艺人的抢救下,“东峪车子灯”于今年春节期间又重放异彩。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508.jpg)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串花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525.jpg)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鲤鱼翻身”花样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鲤鱼翻身”花样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547.jpg)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布阵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布阵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610.jpg)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布阵表演。(董乃德 摄) 2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峪村农民演员在进行“车子灯”布阵表演。(董乃德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222/U9315P1333DT201302221106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