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鞭指巷保留了很大一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建筑,这条街清代主要是居住区,大部分住户为官僚、富商,民国时有少部分旅店、布店、钟表店、钱庄等。鞭指巷70号建筑是济南少见的民国时建造的西洋建筑和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的比较美观合理的建筑,大门坐东朝西,砖石结构,临街高大的西式拱形门楼,门楼顶为中国传统小瓦屋脊,花脊高翘使门楼挺拔精神,内院为四合院,北屋为二层砖石结构小楼,面阔5间;东西屋为平房各3间,砖石结构。整个院落小巧别致,房屋均为小瓦覆顶花脊,错落有致,东侧有一小院,北屋3间,砖石结构,南屋1间,东屋2间,均为改造房,该四合院原为布行。
鞭指巷16号院,有3个不同院落组成,原为张家老宅,民国时为宾兴旅馆,前院是一过院,仅有北屋4间,砖石结构,门前有一古井,水势很旺。穿过前院往南是一独立精制的四合院,东屋为木质两开间二层阁楼,北屋3间,木架结构,西屋2间,保存完好。后院为一大型四合院,北南屋各5间,东西屋各4间,均砖石结构机制大瓦,是典型民国时期建的四合院。
在鞭指巷的北端路西临街现有两座高大醒目的古代门楼,鞭指巷9号、11号,这就是济南市最有名的也是济南现存唯一的清朝第一百零五位状元陈冕的状元府。状元府虽历经百年沧桑,但门楼及庭院,依然保持着旧日的风貌。9号院是最主要的院落,现存三进院,是陈冕的父母所居住的院,院落坐西朝东,大门楼是济南清代官式住宅最典型的建筑,济南市现已不多见这种带前厅金柱大门楼。门楼,一开间,五架梁,砖木石结构,屋顶为小灰瓦,花脊蝎子尾,条檐石上有砖雕和石雕,黑漆大门。9号院大门的门额原悬挂御赐涂金“状元及第”的匾额,济南解放时尚存,后被毁。门额跑马板上浮雕有缠枝葫芦,共有大小葫芦9个,象征着多子多孙,家族兴旺,事业发达延绵不断。门两侧有立式方形门抱鼓石,上面原雕刻花卉吉祥兽等图案,“文革”时被破坏,现已无法辨别其内容。进大门后迎面是一面高大的靠山影壁墙,大门和影壁的墙是清代很讲究的磨砖对缝的青砖墙,说明了房子的主人身份地位显赫。往左拐才是状元府前院,整座院落为三进院,为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建筑两侧对称,中院西屋建在石台上,为五开间前出厦高大宽敞的过屋。上后院得通过西屋中间房间,但是只有主人和客人从此过,佣人走西屋房子外的便道绕道去后院,南北为三开间厢房,整个院落保存完好。后院西屋为五开间前出厦,比中院房要高,显示后院为最高地位的主人住所。南北厢房为大三开间,盘头有精美砖雕。在后院西屋南侧有一古井,现在水还很清澈。从古井往西北是状元府的书房,在现今西熨斗隅巷20号院内,其书房名为“小墨墨斋”。原为西八院北屋,现西熨斗隅巷16号院,有一座三开间二层砖石砌阁楼,为陈状元府后阁楼,很可能是藏书楼。状元府后门现为西熨斗隅巷22号院,院内仅存一间状元府的小房,此院南侧即是府城隍庙,原府城隍庙的地是状元府的花园,后捐献给当时的济南府建城隍庙。鞭指巷11号的建筑格局与9号院基本相同,但是大门楼没有前厅,比9号院的低一个档次。陈冕家原来的房产比现在看到的要大得多,南到将军庙街,北到双忠祠街,东到鞭指巷,西到西隅熨斗巷,原为多个古朴的四合院落组成。
状元府的现状门楼上杂草丛生,大门楼屋檐腐朽坍塌,9号院成为济南一家工厂的职工宿舍,院里住了大约二十多户人家,使本来宽敞气派的状元府邸显得有些臃肿不堪,原本的前廊现已被改成了房屋,花格棂门窗已被砖墙代替,原来屋顶的小瓦片已经换成了大瓦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解放后陈冕的孙女来过,她当时只进了9号院,她说这里跟她印象中的模样差距很大,房顶的瓦片已换成大瓦,院内也没有这些临时建筑,当时的院子比现在宽敞整洁。其它的院落也破旧不堪摇摇欲坠,要不抓紧修缮过不了几年,壮元府就会自然倒塌。济南现存的名人故居中,现在的这种状况让人看着实在是荒凉凄惨,政府应尽快拿出实际的保护措施来挽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