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山东西红柿专业种植村遇发展瓶颈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2013年5月7日【评论0条】字号:T|T

  村支书王向前,因为是西红柿专业村的当家人,而被戏称为“西红柿”。这个村,位于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叫前王。

  前王村人“玩”西红柿大棚已有20多年。260多户人家,200多户都“玩”着。村东、村南、村西全被大棚包围着。全村1700多亩土地,一半的地上竖着500多个大棚,一片连着一片,很是壮观。村北没有,因为村北就是后王村了。

  发家致富没?王向前嘿嘿笑:“当地信用社说我们村存款最多,没有一家有贷款的。”在村里,户均两辆车没问题;宝马、别克以及各色越野车不算稀奇;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没有不在市里买上楼房的,三天两头下饭店很正常。

  5月3日,记者跟“西红柿”王向前一起在村里“转悠”,他诉说的,却是“烦恼”。

  烦恼一:地儿真不够用

  王向前爱开玩笑,说“派出所天天都有我们村里的人”。为啥?“地儿不够用”。原来,问题出在不够宽敞的西红柿集散地上。

  村里的地,能上大棚的全都上了大棚。一般小夫妻弄两个,能吃苦受累的弄四个,想再多弄几个就有了局限。邻村的地呢,受本村的影响,像后徐、前徐村也都有了不少大棚,本村再去发展,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所以,每天西红柿集散批发就只能集中在了村中混凝土主街两旁。从村东还未进村口的位置开始,大街两旁挤满了各家各户各色各样的半封闭式仓库。150米长、60米宽的地方,共有库房20多个。就在这里,一年365天中的300天,天天早上4点开始,每天300多吨全年10万多吨的西红柿先集中装箱,然后被各式大挂车运往新疆、黑龙江、贵州等二十多个省市区。因为地方小,人流车流短时间大量聚集,道路拥挤,纠纷摩擦就不可避免了。

  “你想想,乌压压一片人,上百辆大小车辆,都急着卖、急着外运,能不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吗?”王向前说,“现在人法律意识强,一有事就打110,所以派出所天天就有俺村的人了,哈哈!”

  面对当前集散地不能满足需要、处处捉襟见肘的现实,王向前指着街道两旁竖着的库房说:“地儿,真是不够用的。”

  对国家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王向前自然晓得。解决这个烦恼,他说,“就等政策真正落实,再找新的土地了”。

  烦恼二:就差个管用的合作社

  种了20多年的西红柿大棚,那些精明的村民自然开始了种西红柿营生的“升级改版”。目前,前王村很多户不再直接弄大棚。有七八户开始做起“倒爷”、“贩子”,就是专门收购西红柿,专门同外地客商做买卖;有两家,建起了西红柿育苗“车间”,每年提供给当地和外地100多万株苗子;还有五六户专门从事农药化肥薄膜种子的销售;更有明白人,专门做起输出建大棚和提供科学指导技术的活。

  有种的,有卖的,还有搞服务的,前王村的西红柿产业算是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可王向前,仍然有个大烦恼困扰着——缺一个真正管用的合作社。

  谈起对合作社的期盼,王向前说:“要人我们有人,要办公场地我们可以提供,需要资金我们也能解决,我们就是要一个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社!”

  为什么如此期盼成立合作社?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一是合作社可以提供更强的信用,可以注册商标,可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二是可以更好地解放我们村民。比如说,有了合作社,我们可以雇人种着大棚,腾出时间和精力,利用这个平台,自己当经理、当业务员、当老板,专门从事西红柿交易。三是,可以直接进超市了。因为进超市需要发票,而合作社可以开发票,个人不能开发票。四是,合作社有很多有利条件可以利用,比如资金结算、把握市场、西红柿技术检测等等。”

  说到家,王向前想的,其实就是让西红柿直接进超市。

  解决这个烦恼,倒是很有希望,他说:“领导很重视这事,已经跟我研究好多次了,区供销社也过来对接好几次了,年内应该解决这个问题。”

  烦恼三:缺少更好的劳动保护

  勤劳、吃苦,就能致富,这是王向前坚信的。弄大棚有多累有多苦?

  掀起大棚门口草帘子,王向前领我们弓腰穿过一个半人高的门洞,进了正在给西红柿秧子掐头的村民王军国的大棚。他给我们介绍王军国两口子的工作量。每天七点多上棚,八点左右开始工作,下午五点半左右结束工作回家。“像工人上班一样,卡班卡点”。

  每天就是蹲着,弯着腰,站着,工作那么几个小时。“说累也累,说不累也不累。但只要弄上棚的,这些活不算啥,勤劳才能致富嘛。”王军国说。

  但问题不在这里。

  “都知道弄大棚能挣钱,可为什么还有人‘升级改版’不再直接种大棚?”王向前自问。

  “上了年纪,干这活就有点吃不住劲了。不仅仅是因为干这活容易腰酸腿疼,更主要的是,长久在潮湿的环境里,身体很容易留下风湿之类的毛病。”他接着回答。

  王向前考虑的是,富起来的村民,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真正的幸福指数了。

  这是个真正的烦恼。

  解决这个烦恼,王向前提到了“劳动保护”。对此,他寄希望于“再研究新技术,再找新装备,再看看怎么科学安排干活”。

  烦恼四:新村规划啥时实现

  村民经济收入很可观,但在村里走一走,村容村貌却有些不让人满意。房屋缺乏统一规划,很多住户房子不在一条标准线上。时不时地,还发现一些少有人住的住房。

  王向前担任村支部书记后,两年前在村前先硬化建设了一条水泥路。目前,在村内又同时开始通街修建8条贯通南北东西的简易大街。在主街通路现场,50多岁的村民王向阳正在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作业的推土机。问及他的居住条件,他指着紧邻大街的房子说:“我们现在三代人,5口,就住4间平房,而去年父母还在的时候,是7口人住着4间平房,居住条件确实很差劲。”

  种着两个西红柿大棚的王向阳说:“我们真是盼着能改善居住条件,可现在村里一律不允许再建新房。钱是不成问题,村民都有钱。要是允许,盖个二层楼都行,我们都盼着呢。”

  前王村村址,是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东西长都超过500米,总占地远远超过200亩。王向前介绍:“村里老址已经没人居住,占地40亩左右。村后有一块已经成为耕地的零散地,四五十亩左右,原来坑坑洼洼,算是废弃地。要是盖楼呢,这两块地加起来安置村民绰绰有余。要是搞土地置换,村里都拆了重建楼房,还能余出150亩地左右。”

  王向前说了最后一个烦恼:“因为都种着大棚,我们最好是在原址重建楼房。这规划也曾经上报过,可这事操作难度大,什么时候能实现,真不敢说。反正是我们都盼着新农村建设政策早落实、早执行。”

  ■编后语:农村专业化种植的发展在促农增收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户对于幸福的追求也更加迫切,而用地规模、组织化经营以及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让专业种植村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西红柿村”烦恼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策措施以及组织的保证,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规划,从而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升级的“多赢”。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