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1亿元轨道交通投资就可带动GDP增2.63亿元
提案指出,轨道交通从报批到建成使用至少需要7至10年时间,必须通盘考虑轨道交通建设期间的交通疏导、管线迁改等问题。
提案建议,首期线路应选择需求基础良好的公共客运走廊,并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协调。
今年济南市“两会”,诸多政协委员关注轨道交通建设。民进济南市委提交《纵贯东西交通南北 打通城市交通主动脉》的提案指出,轨道交通建设宜早不宜迟。地上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由几年前的每公里2亿元增长到3.5亿元左右,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由几年前的每公里5亿元增长到8亿元左右。开工越早,拆迁越少,投资越小,越易于交通疏导,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越小,也越有利于济南长远发展。
焦点1:为何要建
汽车年增25.67% 路长只增3.4%
济南曾于上世纪末就委托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前期工作。受当时条件限制,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明朗的前提下,提出构建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BRT)相结合的交通发展模式,并将“积极推进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列入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提案指出,基于保泉考虑,近年来济南主要以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为主,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网络化运营,对提高我市公共客运能力和水平发挥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和机动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已成为关乎民生的突出社会问题。
济南到底该不该修建轨道交通?答案首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案表示,2011年,济南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5平方公里,汽车年均增长25.67%,而道路长度和面积年均增长分别只有3.4%和6.1%,无法满足机动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是缓解日益拥堵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焦点2:有啥好处
缓解拥堵 还能减少PM2.5污染
轨道交通建设后,将能给济南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对此,提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济南带状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客流特点,需要大运量、快速准时的城市轨道交通作支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引领和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出行效率。
轨道交通还能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国家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等污染物监测项目,而其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
根据近三年监测结果,济南环境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大大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排放限值。改变居民出行方式,引导居民选择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聚合省会城市经济圈 带动就业
除交通等显而易见的好处,提案还指出,轨道交通还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据测算,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3亿元。轨道交通建设还能增加8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当前,济南步入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案表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不动产价值,更好地平衡城市开发建设投资。
同时,轨道交通将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济南作为山东的核心城市,轨道交通将加强都市圈城市通勤联系,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济南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网,可预留向周边城市延伸的条件,未来与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连为一体,有力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
焦点3:该如何建
避开泉水敏感区合理布局交通网
提案建议,济南可以泉水保护影响研究报告为依据,科学编织轨道交通网。结合已探明路段和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以及沿线环境,避开泉水保护敏感区域,合理布局轨道交通线网。
针对济南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不影响泉水喷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轨道交通建设要相应调整济南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轨道交通不但要解决交通问题,更要以之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骨干和主体,引领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是最受公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首期线路。提案建议,首期线路应选择需求基础良好的公共客运走廊,并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协调,坚持经济、使用、安全的原则,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信息公开,确保科学民主决策。
提案指出,轨道交通从报批到建成使用至少需要7至10年时间,必须通盘考虑轨道交通建设期间的交通疏导、管线迁改等问题。同时,济南可提前研究轨道交通公司组建以及机电设备、运营管理等稀缺人才的培养、招聘等工作。
相关链接
青岛已开建3号线、2号线
根据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发展大运量、快速准时、低碳环保的轨道交通,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唯一途径。
济南于2009年6月成立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办公室,再次启动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并将“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列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及“加快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时至今日,国家已批复3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省会城市中仅有拉萨尚未考虑建设规划。提案表示,省内城市中,青岛3号线、2号线已开工建设,烟台、潍坊、淄博等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到2020年,全国将有近50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7000公里。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和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济南,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形势已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