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潘庄村委会村民签约现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摄10月31日潘庄村委会村民签约现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摄

  如果不是万达文旅城,位于济南东部的潘庄、田庄两个村子可能很难引起关注。8月,一纸高达630亿的协议,将潘庄、田庄两村推上风口。10月31日,记者探访潘庄、田庄,拆迁工作正火热进行。

  47平方米内

  按每平一万三补偿

  这两天,潘庄村民杨圣富一直在忙着租房子。

  “为这事儿我跑了三四天了,没办法,家里6口人,小房子住不下,周边租房价格又噌噌上涨,我已经开始考虑往更远的地方租了。”2日下午5点,记者联系杨圣富时,他刚从外面看了一天的房子回来。

  今年8月26日,一纸高达630亿的协议,将位于济南东部的潘庄、田庄两个村子推上风口。万达集团与济南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630亿元建设济南万达文化体育旅游城,地址就选在港沟街道潘庄、田庄村。这一协议,曾让对面在售的景和山庄一夜之间每平方米涨价4000元。

  但对于杨圣富来说,相对于房价的飞涨,他更关心房租价格的涨幅。10月上旬,潘田两村相关拆迁补偿标准公布,村民可选房屋安置或货币安置。房屋安置每人安置面积47平,货币安置每人47平内按13620元/平方米补偿。

  “全家开过会了,我们打算都选房屋安置,没有买房的计划。”老杨家里6口人,除了他老两口外,还有两对儿子儿媳。来年两个儿媳妇都将生宝宝,老杨高兴之余不免也有些遗憾。“要晚啦,没赶上这次拆迁。”

  拆迁标准公示以来,潘田两村周边房租价格一路上涨。老杨说,原来1500元/月能租到的三室一厅,现在要2500元/月才有可能租到,连一室一厅都能租到1600元/月。想到每人600元/月的过渡安置费,老杨琢磨着可能要住得更远点了。

  “虽然是6口,但也是三家,想租三套房子,又想三家住得近点。”2日下午,老杨跑到南部距潘庄10公里左右的冶河村看了一下房。“村里的房子,便宜是便宜,但冬天没有水,说要自己买水用,50块钱一车,用拖拉机拉来。”老杨说,房子还得继续找。

  老屋住出了感情

  但也期待新房子

  这边,老杨还奔波在找房的路上,另一边,田庄村民高大娘已住进出租房快一个月了。

  “就在旁边的田庄小区租的,我跟着小儿子一起住,三室两厅,一月1500元。幸亏房子租得早,不然现在别想这个价格租到。”10月31日下午,高大娘正在田庄村里和邻居闲聊。高大娘说,现在协议签了,房子租了,也没其他心思了,就等着回迁住上新安置房。

  从上世纪60年代嫁到田庄起,今年66岁的高大娘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将近五十年。从草屋住到砖瓦屋,又住上两层房,现在终于要住上楼房。高大娘说,这次田庄拆迁,村里等了15年。“从儿媳妇还没过门,就传着说要拆迁,现在孙子已经14岁了,终于真的拆迁了。”

  高大娘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田庄村人。“闺女出嫁时我没让她嫁远,就嫁在了我们本村。”她还介绍,从村里流传要拆迁开始,村里的女孩出嫁几乎就没有再迁走户口的。“户口留在娘家,生了孩子户口也落在村里。”

  这次拆迁,高大娘和三个孩子一起,共有4个房产证。“我选择了房屋补偿,大儿子家选了房屋补偿和货币补偿搭配,女儿家选了房屋补偿。”和大儿子不同,小儿子选择了全部货币补偿,然后迅速在附近的一家单位宿舍全款买了一套房子。小儿子家4口人,这次货币补偿了300多万。

  高大娘自己选了个60平的最小户型安置房。“老伴去世得早,我自己一个户口簿,属于拆迁标准里的单身老人,60平里47平属于补偿的,另外13平我只需要用3200元/平的成本价购买就行了。”这样高大娘90平的原房屋面积,按照800元一平补偿后,扣去买13平购房款,还能剩下3万来块钱。

  说起老家拆除的感受,高大娘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心痛。“我自家的房子也盖得挺好的,地上都贴了瓷砖,住了这么多年有感情,现在要拆真是不舍得。但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新房子还有电梯,我们老年人也能上得去,也挺好。”

  宣传车天天转

  入户动员天天跑

  10月31日,是万达文体旅游城项目拆迁准备工作阶段的最后一天。11月1日起,就将进入正式拆迁时间的第一阶段,大量签约过的房屋即将拆除。

  10月31日中午,记者到达潘庄村时,正好遇到街道上的流动宣传车正在村里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广大村民朋友们,仍没有测绘和签订协议的村民,请接到告知书后到指挥部测绘并签订协议……及时填写‘放弃房屋及地上物承诺书’,并在之后按照指挥部要求完成测绘和签订协议,即可享受10月31日之前签订协议奖励。”

  在潘庄主干道的商业街上,但凡流动宣传车驶过,总会引来街道上村民的瞩目。不少人双臂交叉倚在自己店铺门口,目送宣传车远去。“转了差不多一星期了,每天都绕着村子转上五六圈,几乎每天天一亮,不打扰村民休息了,我就开始转。”宣传车驾驶员说。

  同样的,不远处的田庄村,宣传车也已转了七八天。除了流动宣传车,入户动员的工作也少不了。田庄村委一位小组长告诉记者,入户动员工作就是不停地跑。“有的时候一家一天能跑五六趟,比爬泰山都累。”

  累的不光是双腿,入户动员更大的挑战是“劳心”。“登门拜访,有人故意躲着你不见;打电话,有人记得你的号故意不接;不亲自尝试,真理解不了动员工作有多难干。”这位小组长说。

  更让他“心累”的是,村里流传小组长每做通一户的工作,就能拿到一万块的奖励。“我听了都气笑了,哪里有这个一万块奖励,大家都这么认为,我找谁说理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