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上大学多了选择

  在山东,传统意义上的211高校只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对于山东这一高考人数动辄五六十万的高考大省来说,名牌高校数量确实太少。外来高校的加入,无疑给山东考生带来更多的选择。

  两所老牌的名校分校,在山东有非常给力的招生计划。2015年,山大威海分校本科计划招生3800人,在省内投放1264人(不含艺术类),比2014年增加106个计划,此外,该校今年中外合作专业新增金融学,三个中外合作专业将面向省内招140人;哈工大(威海)2015年计划招生2675人,其中山东650人,总计划与去年相同,但在山东的计划增加了15人。和本校的录取相比,两所分校每年在山东的高考录取线一般要低二三十分。

  中国农业大学在2015年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学校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专业只在山东省招生,且只录取有相关专业志愿的考生;新生到北京报到,在北京完成第一年的学习后,从第二年起到学校烟台研究院进行教学和实习直至毕业;这4个专业的本科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继续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历证书与其他专业相同。

  异地办学师资有待加强

  教育界的一些人士,对于高校异地办学有更多的担忧。“由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高校过多集中于省会城市,而新兴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沿海开放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一些省会城市的高校扩张需要地盘,而一些新兴的沿海城市又需要高等教育资源,两者一拍即合便催热了高校异地办学,但在高校异地办学的过程中,有些高校的分校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乏高校氛围,高校异地办学健康发展并不容易。 记者 刘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