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门学问

  “企业俱乐部≠职业俱乐部”,这是目前鲁能球迷集中表达的一个诉求。姚鲁不方便说话,其他人呢?那些负责与外界沟通的部门呢?工作为什么跟不上?有时即使做了,也总给人以居高临下“宣读文件”而不是自由平等“沟通交流”的感觉;或者抓不住重点、找错了对象——说话,是一门学问。现在的鲁能不仅要说话,还得会说话!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鲁能俱乐部更多地是由韩公政个人建立起与足协、兄弟俱乐部、媒体、球迷沟通的桥梁——在本质上来说,由个人而不是通过组织结构完成此事,本身也是不职业的表现——结果韩公政离开俱乐部之后,整个鲁能俱乐部便与外部的世界隔绝开来,他们不知道外界的真实想法,外界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

  如今鲁能的沉默,还可能与2014赛季“国奥门”之类的事件有关,那一系列事件之后,鲁能可能觉得“言多必失”,索性就三缄其口,但这实在不是一家大俱乐部应有的态度和做派。鲁能俱乐部志在建立“百年俱乐部”,只是由于历史以及现实,包括山东特有的生态环境等原因,这家俱乐部呈现给外界的面貌,更像是山东省电力公司下属的一个机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企业俱乐部”与“职业俱乐部”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对谁负责,前者更多的是对上级、对内部负责;后者则需要对社会、对外界负责。鲁能俱乐部是否应该完成职能的转变,这一点已经应该广泛深入地探讨,不再涉及。至于如何完成转变,恐怕要由鲁能董事会重新定义俱乐部的性质、考核标准、运作方式等等,这远远不是媒体、球迷呼吁几声就能解决的。改革的难度,其实大家都能理解,问题的关键是,鲁能泰山俱乐部要让外界看到自己改革的决心和动作,就算一时半会不能很职业,也应该尽可能地“专业一点”。

  说到“专业”,可能鲁能泰山俱乐部有些人会感到冤枉,因为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团队里,并不缺乏足球、康复、保健、医疗乃至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只是,这些专业人员,在鲁能俱乐部庞大而复杂的结构里,往往都是从事“参谋”的角色,而不具备拍板的能力,那里更受信任的还是“电力正式员工”——山东电力出于“回报社会”的初衷,创建鲁能泰山俱乐部,这家俱乐部本应“服务大众”,但现在却和社会上许多类似单位一样,出现“专业岗位行政化”的趋势,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不说话”或者“不好好说话”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