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来了山东能做啥 四大机遇
2015-04-10 06:38大众网评论(人参与)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
大众网记者 李兆辉
对于山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最近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港口将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青岛、烟台等东部沿海地区注重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山东中西部地区则更加注重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4月7日,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说,鉴于各地产业结构的相似度较高,以及过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拼优惠政策恶性竞争等现象,迫切需要山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和规划管控,注重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各地抱团“走出去”。面对“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让我们来看 看,山东都能干些什么?
沿线国家一大批合作项目“来袭”
专家建议: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真正带动经济发展
山东半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渤海地区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是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
高福一说,山东半岛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立足优势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资源开发基地、生产制造基地、综合服务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布局营销网络,促进生产与服务联动“走出去”,加快构建自己的全球价值链,全面提升山东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目前,山东与“一带一路”众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有一大批合作项目。通 过合资开发、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租赁经营、战略联盟、工程换资源等模式,与俄罗斯、中亚、东盟、南亚等周边国家以及中东、非洲和大洋洲部分国 家,在能源、铁矿、有色金属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通过境外加工贸易、集群式转移、搭建创新平台等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加工 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一批产业合作平台;通过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建造-运营-移交、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模式,在交通运输、电力工 业、石油化工等技术含量高、能够带动设备和技术出口等领域开展大型高端工程承包。
高福一建议,应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既立足当前,更要兼顾长远,把放大这些合作项目的效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合作项目的实施,切实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发展优势,切实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赢得当地民心,获得更大的合作空间。
国家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在“召唤”
专家建议: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助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稳步推进,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跃升为开放新前沿,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山东要把握好机遇,找准与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异性,抓住合作的切入点,促进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开发合作,合作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基础设施,打造东部与西部互动、沿海和沿边互动合作的典范,搭建山东在西部地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平台。”高福一说,虽 然各地都明确了参与、融入、对接的重点领域,如青岛、烟台等东部沿海地区突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西部地区则更加注重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但鉴于各地产业结构的相似度较高,鉴于我们过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拼优惠政策恶性竞争等现象,迫切需要全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和规划管控,注 重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各地抱团“走出去”。
丝路基金和亚投行资金可以借助
专家建议:转移低端微利的制造加工装配环节
“应把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与构建山东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机结合起来,善于借助丝路基金和亚投行资金,实施‘双轮驱动’。”高福一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方面以“一带一 路”沿线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搭建交流合作与服务平台,支持企业通过品牌、资产、股权等的购买,获得知名品牌、专用设备、先进技术、研发体系、营销网络 等优质资源,打造开展跨国经营的更大舞台、更高平台。
此外,山东要抓住新兴市 场之间产业加快转移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分工的机遇,充分发挥我省人力素质较高、诸多重大装备领域技术较为先进、优势产能竞争力较强等优势,通过链条式转移、 集群式发展、园区化经营、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在新兴市场之间产业链分工中迅速抢占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同时,企业生产大规模“走出去”,必然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应抓住并用好这一机遇,加快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带动服务业加速“走出去”,构筑生产和服务联动“走出去”新格局。
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是巨大财富
专家建议:建立“一带一路”的智库团队
文化交流是增进互信、民心相同的重要基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福一认为,应借助儒 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强的机遇,加强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民俗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针对不同文化民俗改进完善孔子学院办 院模式和中小学孔子课堂办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孔子学院和中小学孔子课堂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友好城市的平台作用,支持友好城市互办旅游节、文 化艺术节等活动,搭建民相知、民相亲的桥梁。同时加强教育领域的合作,探索国内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的路径、模式,帮助沿 线国家和地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此外,“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众多国家和诸多经济联盟,民族宗教、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惟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高福一建议,应加强参与“一带一路”的智库建设,加快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研究咨询团队,跟 踪研究全球经贸大势、产业技术革命趋势、区域经济集团举措和地缘政治走势,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科技教育、民 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与不同国家和合作的切入点,规避风险的关键点,探寻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及时为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参考,为企业提供 高质量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