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路上部分路段基石损坏较为严重 记者李鹏飞 摄□本报记者 柴颖颖
先行整修30处,面积304平方米,仍铺石板路。12月18日晚上,泉城路为期一个月的应急抢修将正式动工。
12月17日,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发布泉城路整修方案,总体思路为暂不全面改造,先期应急抢修,明年开春后大规模整修。根据前期试验阶段成果,泉城路整修采用条石路面和原道路石材维修相结合方式。
现场探访
泉城路破损石板近600块
泉城路是济南第一条准步行街,地处济南商业中心,东起黑虎泉北路,西至趵北路,全长1600米。
12月17日,泉城路上多处石板路面布满伤痕。公交车的碾压、私家车频繁通行,加重泉城路受损。部分石板已经断裂,行人和车辆纷纷躲避“陷阱”。市政部门人员现场调查发现,损坏区域主要位于公交车道、公交港湾、交叉路口过街横道及检查井周围,严重损坏达 30处,面积约304平方米,破损石板有590多块。
2010年前,泉城路上几乎没有破损石板。自从公交车开通后,受损石板日益增多。2011年泉城路设置了4处整修试验路段,但一直未大规模整修。
整修方案
18日夜间抢修最北侧快车道
市政局相关负责人称,为避免对交通、商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暂不全面大修。前期先对受损严重的30处石板路面抢修,明年开春后再大规模整修。
为减少对交通影响,保证施工安全,本次应急抢修自北向南按单车道逐一施工。先施工最北侧快车道,待养护期过后再施工下一车道。单车道内施工时,只采取局部封闭施工。
每车道应急抢修施工时间约1至2个夜晚(施工时间段为22:00至次日凌晨5:30),抢修点一般养护4至6天。第一个抢修时间(最北侧快车道)安排在12月18日夜间开始。
整修总体方案是,将计划修整破损处的石板拆除后,能继续利用的原道路石板在补平垫层后重新铺砌,不能继续利用的个别石板用混凝土浇筑补平。采用条石路面和原道路石材维修相结合方式,待明年开春后,按照确定的最终方案实施路面整修。根据现场情况,拟将整条路东西方向划分为3个施工区,由城建集团3个分公司施工。按照单车道逐一施工方式,3个施工段同时施工,施工总周期为1个月。
交通影响
设临时公交站点 保持3个车道通行
施工期间,将整条道路分4个车道,施工时始终保持三个车道正常通行。每个车道施工时,施工区域全天候封闭。
相关负责人称,因泉城路南北两侧有个别公交站台处石板破损较为严重,在抢修公交站台时需对个别公交站台整体封闭施工。抢修处的公交站牌会沿东西方向离原站牌不远处设置临时站牌,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保证及时乘坐公交车。
施工揭秘
石板上凿孔 挖掘机吊装
根据计划,将破损处的石板拆除后,能继续利用的原道路石板在补平垫层后重新铺砌;不能继续利用的个别石板采用 C30混凝土浇筑补平。
每个石板采用电钻凿2个孔,放置膨胀螺栓,孔眼位于石板纵向中心线三等分的位置上。将钢丝绳栓紧在膨胀螺栓上,用挖掘机将石板吊起。未损坏的石板统一存放在现场留待使用。
完成石板拆除后,对原砼基础破损的,采用浇筑C40细石砼找平;另外,原砼基础未破损的,顶面采用人工凿毛处理,处理后砼基础顶面呈凹凸状,利于石材面板与砼基础的结合。
石板安装前,先采用添加5%砼速凝剂的1:1水泥砂浆进行垫层找平,留够足够的虚铺厚度,再进行石板安装,安装时锤击石板上方木,使石板平整、垫层密实;另外,采用添加堵漏王的砂浆进行灌缝。同时将无法利用的石板废弃,采用C30混凝土补平。石板养护时先铺一层厚塑料布,再覆盖棉被保温。
相关新闻
4路段试验确定保留石板路
泉城路整修不是头一次。2011年9月,市政部门曾对泉城路整修,之后选择4处试验路段。
泉城路到底采用何种方案整修,该不该允许机动车通行?市民一直争议颇多。市政部门曾考虑过是否改成沥青路或者水泥路,相关部门也提出过6套方案多次论证。
更多市民认为,泉城路是一条充满济南文化气息的路,代表济南特色,石板是其无法代替的一部分,行走其中才能感受到老济南韵味。因此,改成沥青路的建议被否。
2012年11月26日,市政府召开会议确定用人字形铺装石板的方法整修泉城路。不少市民也倾向于人字形铺装石板,既可以保留泉城路特色石板路,又带有现代气息。 (记者柴颖颖)
相关链接
1953年12月30日,济南市决定拓宽当时城区唯一东西交通干道——— 西门桥至东门青龙街路段。
1955年,该路段由原来的6米拓宽为25米,长1560米。
上世纪60年代后,正式定名为泉城路。
20世纪90年代,泉城路再次进行局部改造。
2001年-2002年,进行第三次拓宽改造,建成为一条准步行街。
2003年,泉城路增加机动车单行功能,增设公交车线路。
2004年,路面大修之后禁止公交车辆通行。
2010年,泉城路再次通起了5条公交线路,石板再次出现大规模损坏。
2011年,市政部门对泉城路进行应急抢修,并设置了4个试验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