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观点评论>正文

青年时报:能否取消组织学生捐款

来源:青年时报2013年4月25日【评论0条】字号:T|T

  张焱

  在纯洁的幼小心灵里种下一颗怪异的种子,即使这颗种子以爱心为名义,它也会结出畸形而扭曲的果实

  雅安地震再一次掀起了社会上的捐款大潮,前两天,孩子从学校回来,对我一伸手:“妈妈,给钱,我们要捐款了。”“要捐多少?”“老师说自愿,但总归捐得越多越有爱心。”“你拿你自己的零用钱捐吧。”“那怎么够!有同学说要捐一千的。我捐一点点太没爱心了。”我无语。吃过晚饭,打开电脑,孩子又叫我去看,他打开一个新闻网页,跳出一张大照片,一个满脸得意笑容的小男孩被一群翘着大拇指的同学围着,手里拿着一张捐款证书。标题是“某某小学生两千压岁钱偷偷捐雅安灾区”。“看,他捐了两千元的。”看样子,孩子这种钱越多就是爱心越多的观念已经牢不可破了。

  当学校一边高叫着“自愿捐款”,一边对捐款多的学生大肆宣传,让那些榜上无名的孩子们垂头丧气。有些学校甚至把捐款金额和三好学生、品德优秀等联系起来。对孩子们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暗示吗?钱就是爱心,钱就是三好,钱就是自尊!

  当爱心成为一场攀比和炫耀,它就成为一种伤害。学校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帮助他人,关怀那些灾难中的同胞,这是教育者的职责。但是孩子们献出的爱心应该是出自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爱心表现,事实上,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捐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的劳动果实。用他人的劳动果实换取自己的荣誉和虚荣,这样培养成的爱心其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

  这么简单的道理,学校不知道吗?据网上报道,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捐款金额,还有的学校让孩子们在雨中排队进行捐款,这些是出自培养爱心的本义呢,还是为了给学校扬名,给校长加分?

  捐款,本来就应该是自愿的,硬性摊派不管落到谁的头上,谁都会不舒服,要求一个毫无挣钱能力的孩子捐款,就是变相地向家长进行摊派。然而家长再不情愿,又能怎样呢?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大多数家长妥协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有一个好的环境,能过得愉快。

  不管是地震还是泥石流,不管是汶川还是雅安,家长们掏钱也掏习惯了,捐够钱的孩子们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老师、学校得到了上级表扬。整件事就到此结束。钱捐到哪里了,买了些什么,给了灾区同胞什么样的帮助,再也没有人关心、过问。

  在纯洁的幼小心灵里种下一颗怪异的种子,即使这颗种子以爱心为名义,它也会结出畸形而扭曲的果实。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