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山东莱州湾的扇贝收获已经进入了尾声。在这个收获期,朱旺、海庙口等海域的养殖户却高兴不起来。今年两地的扇贝养殖户不但没有盈利,还赔光了本钱 。养殖户滕立国一家养了6万笼扇贝,收获却只有3万5千笼,亏损 70多万元。更让养殖户头疼的是,养殖方法上没有出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扇贝近乎绝产的?扇贝太瘦,难道是海水出了问题?14日下午,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监测科的喻科长告诉记者,莱州湾的海洋环境并没有出现异常。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也对莱州湾扇贝减产的原因表示不清楚。
扇贝欠收:产量质量都不行今年要赔七十万
12月13日,记者在山东省莱州市朱旺村看到,很多养殖户的家中都放着收获不久的扇贝,工人们正忙着给扇贝进行分类。
“今年扇贝产量和质量都不行,大多数扇贝养殖户都白干了,不但不挣钱,反而赔钱。”扇贝养殖户滕立国说,“扇贝苗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我今年一共投了6万多笼扇贝苗 ,可是到最后收获时只剩3.5万笼,死亡率都快要达到一半了。往年收的扇贝一般都是七、八公分,今年的扇贝也就三公分左右的大小。”
滕立国介绍说,今年他家养殖的扇贝,其中大部分都是以每斤两三毛钱的价格出售的,最好的也只卖到了每斤6毛钱,就算是已经去了壳的肉丁才卖到每斤十二、三元钱。
“按照今年的价格,我是投入多少赔多少,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滕立国叹道,“首先是买扇贝苗 ,今年买了6万笼苗花了30多万 ,中间不断有苗死亡,我还补了一部分扇贝苗 ;之后是工人的工钱,现在在我这干活的男工一共有4个,一个人一天至少200块钱,还有挖扇贝肉丁的女工人 ,一天一个人也将近100块钱;扇贝在没收获之前,我每天都得出海去看看扇贝的长势,每天开船到扇贝养殖区来回油钱就得500元钱;承包的2700亩养殖区一年也要4万多块钱,加在一起今年我共投入90多万 。今年基本上收不回来多少,保守地说得赔70多万 。”
养殖户说:养了二十年扇贝,今年收成最不好
说起今年扇贝的收成,养了20年扇贝的滕升军显得有些落寞。“我养了20多年的扇贝了,今年是收成最不好的一年。去年扇贝的产量也不是特别高,但是扇贝长得挺大挺肥的,今年是真不行。”滕升军说,“我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今年的4月份开始往海里投放小苗,从5月份开始我就发现扇贝小苗陆续出现死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秋节。小苗要是在6月份之前死了,我们还能想办法补补,但是6月份之后死的苗就不能补了。因为之前4月份投放并存活下来的那批扇贝苗已经长大了,如果6月份再补的话,收获的时候扇贝大小不统一,我们也没法收。况且,补苗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今年扇贝种苗的死亡率令滕升军吃惊不已。在他的印象里,20多年了每年不论投放多少笼扇贝苗,基本上都能如数收回。“2002年到2004年,我自己每年都是投放10万多笼扇贝苗,死苗率也就是千分之一,到收获的时候基本上还是10万笼,并且当时扇贝的个头特别大。今年收获回来的最大的扇贝,和当时比也就中等偏下的水平。”滕升军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朱旺村的扇贝养殖户,与其距离较近的海庙口、仓上等地的扇贝养殖户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海庙口的养殖户刘先生说:“今年扇贝的死亡率太高了,再加上长势也不是很好,挣钱是不大可能了,养得少的养殖户可能少赔点,养得越多就赔得越多。”
天壤之别:往年一笼赚百元,如今女工不愿干
“往年的扇贝不光是扇贝丁可以卖钱,扇贝壳、扇贝肉都有过来收购的。”回想起往年扇贝收获的情景,滕立国有些激动地说,最主要的是扇贝丁卖钱,那时候扇贝丁又大又肥,收购价格低的时候一斤也得十五六元,光扇贝壳一车就能卖6000块钱左右,现在扔掉的扇贝肉当时也是一块钱一斤的。
“往年扇贝收成比较好的时候,一笼的纯利润能达到100块钱。”滕立国指着院子里的小扇贝说道,“往年这些个头小的扇贝,都是筛子下面的,我们留着自己吃的,今年这么小的还算是个头大的呢!”
看着院子里正在剥扇贝肉丁的女工,滕立国一筹莫展地说道:“往年扇贝长得大,量又多,最便宜的每斤也卖2块多钱。还有工人们正在往下剥的扇贝肉丁,原来起码也得每斤卖20块钱,以往我们家到这个时候都得雇用100多个人剥扇贝肉丁,当时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100多万 。今年你看我们家就雇了五六个人干活,真是天壤之别啊!”
养殖户滕立国还说道,因为扇贝肉丁太小,很多女工都不愿意干。“女工剥扇贝肉丁是按照剥的斤数算钱的,之前扇贝长得大的时候,一个人一天剥100斤肉丁一点问题没有,现在每个人一天也就剥几十斤,原来一个人剥一斤我们才给1块多钱,现在人家每剥一斤我们得给人家5块钱,人家才肯干。”滕立国说,“扇贝要是长得好,哪个环节都能省钱,扇贝要是长得不好,哪个环节都要多花钱。”
骑虎难下:问题症结解不开,赔钱也得继续养
相同的海域,相同的养殖方法,相同的扇贝种苗 ,今年扇贝的产量和质量咋和往年有那么大的差异呢?这是养殖户们都想不明白的问题。“我们这边的扇贝养殖还是比较出名的,近些年来很多渔民都转向了扇贝养殖,大家都尝到了扇贝养殖带来的甜头。以往扇贝长得都非常好,个又大肉又肥,一点也不愁卖。”海庙口的扇贝养殖户刘先生说,“今年非常奇怪 ,扇贝不仅出现大面积死亡,并且存活下来的个头也很小,肉也不肥。”
“据我了解,除了我们朱旺,同样属于莱州湾海域的海庙口和仓上,扇贝的收成也很差。”滕升军说,“因为我养殖扇贝的时间比较长了,在烟台范围内也认识不少扇贝养殖户,我有一个姓宋的朋友在牟平养马岛附近海域养扇贝,人家今年扇贝的产量就很好,根本就没有出现我们这样的情况。”
记者随后咨询了牟平的扇贝养殖户宋勇成,对方介绍说:“我们家今年扇贝的产量和质量都和去年差不多,扇贝肉丁能卖到19块钱一斤,带壳的扇贝能卖到两块多一斤。”
“有很多养殖户是从这两年才开始养扇贝的,相对于我这样的老养殖户,遭受的打击更大。”养殖户滕立国说,“养殖户现在骑虎难下,前期投入是非常大的,大家想退也退不成,就算是赔钱也要继续养下去。我们现在就想赶紧弄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找办法去解决,要不然按照今年的形势,来年我们还是会赔钱的。”
原因分析:海里微生物减少扇贝都被饿瘦了?
莱州湾的老养殖户贵常勇养殖经验比较丰富,在朱旺、海庙口一带被称作“技术员”。对于莱州湾今年扇贝收成不好的原因,12月14日,贵常勇对快报记者说:“扇贝这么瘦,我们都觉得是因为海里的微生物减少了 。我估计是海水出了问题 。”
随后 ,记者咨询了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监测科的喻科长告诉记者,他们在莱州湾设立了二十几个监测点,每年的5、6、8、9月份都会对海洋环境进行检测。“今年的监测结果和往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喻科长说,莱州湾一带近几年的监测结果都显示营养盐偏高,但是营养盐偏高只要没有引发赤潮,对于海水养殖一般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
对于养殖户提出的海里微生物少的猜测,喻科长表示,对于莱州湾的几个养殖区,他们也对粪大肠菌进行了监测,“粪大肠菌如果随贝类进入人体,对人体肯定会造成影响,但是其他的微生物我们目前还没有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莱州湾的粪大肠菌也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对莱州湾扇贝长势不好的情况,喻科长表示:“影响扇贝养殖的因素有很多,也不能完全归结到海水的因素上,如果养殖密度过大,对养殖也是有影响的。”
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他并没有听养殖户反映过扇贝减产的情况,减产的原因他目前也不清楚。“今年可能海庙口那边的产量要差一点,但这都是正常的,谁也没有办法进行预测。”这位工作人员说。
市场探访:莱州扇贝量很少,超市表示卖不动
12月14日,记者来到芝罘区西南河市场。记者在海鲜摊位注意到,卖扇贝的摊位也就只有两三个。一位老板娘告诉记者,西南河市场的扇贝一般都是来自崆峒岛,价格在2.5元左右一斤,扇贝丁的价格在15元钱左右一斤。当记者询问有没有莱州湾的扇贝时,老板娘说 ,市区的海鲜一般都是来自本地的,莱州的比较少一点。“往年也会有,但是今年莱州的扇贝特别少。这些带刺的是越冬的扇贝,量很少,5元钱一斤。”
记者还走访了福山区的家家悦超市,据超市海鲜区的店员介绍,今年扇贝的销量不是太好,上个月进了一批以后,就一直没有再进货了。接受采访的店员告诉记者:“今年莱州的扇贝都挺瘦的,顾客买得也不多。”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13日他买了一大袋来自莱州的扇贝,扇贝虽然不大,但是看着挺新鲜的。没想到,出锅以后却发现扇贝不仅非常瘦,而且都是泥。煮了一锅扇贝,张先生就只吃了三、四个。
海冰再袭莱州湾 扇贝抢收基本完成,养殖户未受影响
12月13日,莱州湾海庙口海域再次出现海冰,海冰范围目前只在距离海岸线1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记者了解到,海庙口养殖区扇贝收获工作基本完成,越冬的灰蚶苗也已经转移到三山岛海域进行养殖。
12月13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莱州湾海庙口海域,距离海岸线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漂浮着海冰,海冰范围并不是很大,厚度在三四公分左右。记者捞起一块海冰注意到,由于中午温度有所回升,海冰已经开始融化,用手轻轻一碰,海冰就都碎成小块的了。附近的渔民刘先生告诉记者,10日出现初冰后,气温有所回升,11日海冰就全都融化了。“现在的海冰可能是12日结的,早晚结冰,中午一般就融化了。”刘先生说,现在海上温度还不算太低,一般早晚才有海冰。
记者在海庙口港口看到,停靠在海里的小渔船已经不多见了,港口附近的吊车正在将海里停靠的小渔船吊上岸。由于担心结冰期以后小渔船会冻在海里,船主从10日那次结冰以后就开始陆续把渔船转移到路面上。“结冰以后船冻在海里,肯定就没办法出海了。另一方面,漂浮的海冰在波浪的推动下力量很大,一旦有大风浪,就会对小船造成很大的伤害。”船主王先生指着海面上停靠的几艘旧渔船说,“那些是报废的船只,其他的都已经开始转移了。”
除了船只开始进行转移,为了躲避结冰期,养殖户也已经开始转移越冬的灰蚶苗。在海庙口的港口,记者看到,一艘小渔船上堆满了灰蚶苗,船上六、七个渔民正在把灰蚶苗装到岸上的货车里。据了解,这些灰蚶苗是今年7月份才开始进行培育的,担心结冰期以后无法对灰蚶苗进行管理,养殖户就把这些灰蚶转移到海水温度较高的三山岛海域。“转移到那边的虾池子里继续培育,放到这边这么小的苗就都冻死了。”养殖户王先生指着货车上装着的灰蚶苗说,“这一车灰蚶苗值十多万呢,我今年是第一年培育灰蚶,还是早点转移比较保险。”
莱州湾再次结冰,目前来说对海水养殖还没有什么影响。扇贝养殖户娄先生告诉记者,莱州湾朱旺及海庙口养殖区的扇贝基本上已经完成收获了。记者在港口看到,吊车正在将一笼笼扇贝从船上吊到岸边货车上。
“扇贝从11月中旬就开始进行收获了,一般养殖户都应该收获完了。上个月工作量是现在的好几倍呢!”据开吊车的师傅介绍,现在也不完全是因为海冰的原因才收获扇贝。“这个时候就是到了扇贝的收获期了,再不收,扇贝就会变瘦的,现在估计就剩几个大的养殖户没有收完吧。”
应对:莱州港更换抗冰浮标
12月14日,记者从烟台航标处获悉,近日,受低温天气影响,莱州湾海域附近港口浮冰较多。为减少浮冰造成的海上航线运行阻力,烟台航标处对莱州湾海域航道52座浮标进行了抛设和更换,其中对结冰较严重的海域更换浮标19座。
记者了解到,此次投放的冬季抗冰浮标中间粗两头窄,长约4米,重一吨左右,都放置在航道两侧。据介绍,新型浮标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受到浮冰的撞击力也小,具有不易位移的特点,在冬季有较好的导航作用。
据了解,今冬莱州湾严重冰期将在2013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如海上结冰较多,莱州湾海域港口可能会进行大面积封港,对通过海上煤电运输将造成不利影响。为此 ,烟台航标处现已经完成了莱州湾老航道和靠近海岸线的航道的浮标投放和更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浮标检测系统对浮标进行远程监控,为冬季的海上煤电运输提供方便。(于明红 王月娇 苏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