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勤祠忠勤祠

  11月2日,“探访文化名城——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淄博行”采访团抵达淄博市桓台县开始第二站的行程。忠勤祠内承载的“忠勤报国”王家风范一直为人们所敬仰,而其内保存着百数十种古时名家石刻作品又吸引海内外的文人墨客慕名涌入这里。经过后人不断的保护与开发,爱国精神和书法艺术在这里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正能量”,让这座文化地标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经久不衰。

  “忠勤报国”底蕴光耀半世纪

  在桓台县新城镇西南新立村张田路附近有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与王渔洋故居东西相望,这里就是忠勤祠为纪念王士禛(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为新城王氏家祠,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始建,万历十七年(1589年)落成,距今已400余年。

  一入忠勤祠,就看到一面书有“忠勤可悯”的石墙,提醒着后人铭记报国之志。绕过石墙记者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段古老的时光,前庭两棵参天桧柏,雌雄相依近半个世纪。院内碑碣林立,其中,一座高约3.9米的方碑伫立在院中,名为“功诔碑”,为建祠时督修官员及祭者题名共970人。方碑正上方悬石匾“三朝恤典”,内容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对王重光的加封及赐赠。

  在这里类似的“御赐”珍宝不在少数,可见这位王家祠堂所纪念的先祖应当是功名赫赫。王重光,幼年家贫但天性聪慧,勤奋好学,因成绩优异被保荐入国子监读书,是明朝嘉靖进士,也是新城王氏家族的第一位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他在担任户部员外郎时,主持九江地区贸易税务。九江自古乃富庶之地,商贾投机,豪猾横行。王重光上任伊始便深入民间查访,严拒商贾送礼之风,还曾当众将礼品投入江中,一时间百姓拥戴,誉满九江。

  嘉靖三十七年,57岁的王重光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勤于国事,平蛮督木的事迹感动朝野,嘉靖帝认为平蛮功成为忠君,督木殉职是勤事,于是亲书“忠勤可悯”四字,并降旨礼部尚书吴山书“忠勤报国”四字以示嘉奖。

  王重光曾制定了新城王氏的第一例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后经王氏子孙不断完善,形成了规范严谨、独具特色的家训门风,其中文政兼从的诗坛领袖、康熙文学重臣、八世祖王渔洋教诲儿子清正廉洁为官的《手镜》石刻拓本,五十条做官做人的箴言谆谆教诲儿子以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为官之道、审刑之度。这些族规家训凝聚了新城王氏宗族,成就了300年长盛不衰的齐鲁望族,这也成为王氏的治家之言与王重光的故事一道流传至今。

  “齐鲁碑林”稀世珍宝堪称文化奇迹

  让忠勤祠闻名,除了王氏先人王重光之外,还有其内保存的稀有石刻,是忠勤祠特有的文化奇迹,其撰文、书法、刻石并称三绝,“见拓者云集”,是当之无愧的齐鲁瑰宝,无论对当朝还是后世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据《新城县志》记载,该祠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的忠勤祠以石刻闻名,有“齐鲁小碑林”之誉。据《重修新城县志》载:“王氏忠勤祠石刻,计百数十种,琳琅满目,海内知名。”

  忠勤祠石刻既有皇帝御赐,又有名家墨宝,更多的则是忠勤祠落成时,前来祭祀的名门贵胄所作撰文颂词,王氏家人荟萃其中精品之作,请董其昌、邢侗等名家书写,或集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等历代名家书帖,请江南名匠吴应祁父子镌刻上石,历时长达21年,刻字以十余万计,刻石260余块,可谓洋洋大观,堪称瑰宝。

  长期以来,淄博市各级党委、政府倍加珍视新城王氏文化资源,桓台县委、县政府启动古县城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改造忠勤祠,修缮渔洋公故居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研究所和高校专题研究新城王氏文化,王渔洋故里已经成为淄博特色的文化地标在这片土地上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