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爱建]地名文化展播第七期
地名文化展播之孙武街道

地处惠民县北部,东邻何坊街道,南接皂户李镇,西与石庙镇接壤,北与阳信县洋湖乡、翟王镇接界。街道以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名字命名。孙武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相沿为府、州、县治所,建国前后,曾为渤海区行政公署、惠民地区专员公署驻地。
孙武街道民国时期为惠民县第一区。1945年全境解放后,建立惠民市,划归惠民市管辖。1948年惠民市撤销,重新划归惠民县。1982年改建为城关镇。1984年更名为惠民镇。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孙武镇,是山东省首个以历史名人命名的乡镇。2010年6月,经山东省政府及滨州市政府批准,撤销孙武镇,设立孙武街道。
境内的惠民故城遗址自北宋末年以来一直为惠民县治所在地。惠民县北宋时名为棣州,州治原在今清河镇古城马村。大中祥符五年(1012)春正月,黄河决口于棣州聂家口(今聂索村),知州上书请求迁城,皇帝以“州城距河还有数十里,一方老百姓在一个地方安家已经很久了,不可随意迁徙。”为由驳回。大中祥符七年(1014)十一月,大清河洪水为虐,威胁州城。河北转运使李士衡上奏重提迁城旧事,请将州城北迁至阳信县南八方泊的南岸乔氏庄。朝廷急诏准奏。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十七日,棣州城正式迁至阳信县乔氏庄。徽宗崇宁元年(1102),契丹南侵,屯兵已至庆云,棣州有城无守,裸立于北宋抵抗契丹的前沿。徽宗整肃边防,急派工部尚书牛保亲赴棣州督筑城墙。惠民城原城墙南北长1900米,东西宽1100米,周长6000米,高10米,顶部宽度5.1米,底宽10米,有南北东西四城门,并各设有瓮城及城门楼。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宽27米,水深10.8米。经过历代维修,至清代城墙高度已达13米,顶宽13米,底宽26米。现尚存有完整护城河及城墙残垣两段,县城东北角、西北角各一段。
孙武街道人杰地灵,名人辈出。除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兵圣孙武外,还哺育了战国时期名将赵奢、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李之芳等名人先贤。
李之芳(1622-1694) ,字邺园,谥号文襄公。今惠民县城南门街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1644年明亡后,李之芳于清顺治四年(1647)进京考中进士。历任浙江金华府推官、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广西道御史、湖广道御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 对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忠诚勤慎”。清康熙十二年(1673)六月,李之芳以兵部侍郎身份离京去杭州总督浙江军务,继而平定耿精忠之乱。前后历8年,率不足4千人马奋战大小140余役,打败了降清后又叛清独立的耿精忠数万之众,维护了国家统一。
三藩之乱平定后,李之芳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应诏回京。因其出师年逾五十,还朝须发皆白,公卿士大夫莫不相顾叹息,康熙皇帝亦为之动容。回朝不久,即上书请命发还难民子女,赈济被战灾民,发放耕牛和种子使灾民迅速恢复生产。是年晋升兵部尚书,不久托病辞职回家。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皇帝南巡,李之芳前往“迎驾”。不久又被召回北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入阁办事”,被尊为“阁老”,成为清初汉族人中职位最高的官员。1688年被命离职归乡。
家居期间,著有《棘厅草》十二卷。病逝后,惠民籍进士、江西赣县知县俎如惠为其整理了《李文襄公诗集》,传之于世。
在县城内还流传着一个与李阁老有关的“仁义胡同”的故事。
惠民县城南门大街路西,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约85米、宽约3 米的小胡同,叫“仁义胡同”。
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胡同,是由于南北两邻各后退一墙基而让出来的。
清朝康熙年间,在京城做官李之芳(人称李阁老)的家人要盖一座院子。当时,没有和邻居商量好就动工了。可是到盖院墙的时候占了邻居家一尺多的地方。于是,邻居一怒之下,召集了亲朋好友把院墙推倒,重新垒一墙占了李家约一尺地基。李家一看大怒,随即又把院墙拆掉。两家你占我一寸,我挤你一尺,你建我推,我垒你拆,针锋相对,各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双方争执不休,就打起了官司。后来,邻居家叫工匠重挖墙基,索性向李家这边挪了二尺,并派人看守着,准备和李家比出个高低来。李家也不示弱,便给李阁老去信,李阁老是当朝一品、吏部天官,有很大的权利。家人在信中要求李阁老和本县官吏打招呼,借助官府权势压压邻居家的威风。不久,李家收到李之芳的回信,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一首诗: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他一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李家人看后一时难以理解,埋怨李之芳不太好说话,以后又反复琢磨了好多日子,终于领悟出李之芳的确用心良苦,心胸倒底比一般人宽广。就主动为邻居向里让出一墙基,重新把院墙建起。邻居见李家主动往后退,很是惊奇。等知道了李之芳的诗后,深深感动,也主动拆除了新筑的院墙,向里挪回了一墙基。从此,在李家与邻居之间便形成了一条胡同。人们对这种以礼相让、友好相处的邻居关系都伸大拇指头,就把这条胡同称为“仁义胡同”。
在县城西北南邓村北200米处,有一处高台名叫驻跸台,是明宣德皇帝为纪念平定汉王朱高旭之乱修建的。明宣德元年(1373),汉王朱高旭在乐安州发动叛乱。宣德皇帝亲率大军来此平乱,并驻跸于此。后汉王出降,叛乱平定。遂改乐安州为武定州,以纪念此事。自此“武定”之名开始使用,至民国十七年(1928)废武定道,共使用503年。
孙武街道自古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是鲁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境内的武定府酱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武定府酱园的前身是“仙泉居”,早在明天启四年(1624)就建立了酱菜作坊。武定府酱菜是百年老字号,它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共有几十个品种,每一品种均有多道工序,这些生产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劳动实践所得,其生产的酱菜、酱油、食醋等用料考究,味道纯正,品质优良,其风味与特色已被当地老百姓接受并喜爱,成为人们生活居家必须之品。武定府酱菜先后获得省优、部优、国家星火计划开发奖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是被认定的山东省老字号企业。2009年10月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一飞 苏章田)

孙武街道辖区内孙子兵法城
来源:滨州民政
猜你喜欢
- 博兴:“链长”牵头拉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 评论(0) | 分享10月25号 11:52
- 滨州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外人士座谈会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2022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 滨州晋级百强!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滨州市防汛防台风视频调度会议召开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滨州!设2个站点
- 评论(0) | 分享09月13号 10:54
- 一分钟知滨州(9.8)
- 评论(0) | 分享09月09号 11:06
- “阳光交易•智惠滨州”专题上线
- 评论(0) | 分享09月07号 10:57
- 渤海活塞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 评论(0) | 分享09月06号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