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旅游 >新鲜旅攻略>生活剪子巷>正文

临沂费县:探寻神秘消失的鄪国古城(2)

来源:大众网_洗稿2013年5月16日【评论0条】字号:T|T

  遍地都可以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花纹砖、瓦、陶豆柄

  穿过田间地埂,几经徒步,我们终于望见远处突兀出现的古城墙,它静默,矗立,却又生机盎然,尽管已经残破但仍窥得见它远古的英姿。经过2600年的风雨侵蚀,这座远古宏伟的工程仍矗立在人们面前,2600年的时间让他失去了往日的雄伟风采,但是站在古城墙上我们仍可俯瞰脚下的风景,仍可翘望护城的浚河。站在古城墙上,脚下是踏实的土地,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着这样的画面:远古百姓肩扛手提一筐筐的黄土,一夯一夯的砸结实,吵闹声、号子声,还有脚步声,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断涌现,远古时代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宏伟壮观的城郭,富丽堂皇的宫殿,鳞次栉比的店堂和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景象,展现着鄪国百姓的智慧,也是鄪国百姓的安居乐业之处。古老的文明,历经风雨洗礼,让我们唏嘘不已的同时,更感动震撼和爱惜。

  古城墙南依浚河,四面城墙和一条大河牢牢地守卫着鄪国,使得鄪国百姓在战乱纷争的封建时代安居乐业长达两千多年之久。沿着古城墙一路走来,遍地都可以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花纹砖、瓦、陶豆柄等,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据当地一个老乡介绍:“我们小时候刚开始还觉得很新奇,很珍贵,后来看到的太多了,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就象看到现代的那些碎砖瓦一样的感觉。”这些东西都被遗忘在田野里,当地村民只是从世代相传的故事里探寻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现在它们静静的躺在泥土里等着人们来见证那段光辉的岁月。

  沿着城墙走了一会,鄪国故城北半部是一座起状的小岭,据传系当年统治者屯积兵马的地方。岭前有一眼古井。根据《鲁记》、《府志》记载,季桓子井的周长大约有百尺,深数丈(一说八十八尺),四周有石头围砌。根据当地老乡介绍:在文革前,虽然井淤塞,便还保存完好,后来人们拆掉石头修筑水渠或做了地基,季桓子井破坏严重,只有在井的西北部还有残留六七块石头,不是很标准的料石,里面也看不到灰浆,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让石头的外表泛成白色,比那两块清代的石碑还要沧桑。当地老乡把我们带到这座遗址前。这儿就是羵羊的出处——季桓子井。季桓子井是大口井,挖井本是为便于灌溉农田,没想到却挖出个怪兽,羊不象羊,狗不象狗,季桓子和臣民都很惊恐,孔子一见便认定这凶猛异常的怪兽是“羵羊”,是护卫家园的灵兽之一。现在它虽然早已被夷为平地,古井遗址旁立有东西两幢清代石碑,东边一幢系乾隆甲申冬月费县知事骆大俊所立,上刻“季桓子井”;西边一幢是嘉庆戊辰九月二十八日督粮道孙星衍和费县知县郭志清同立,碑文系“季桓子得羊贲 羊出井”隶书,古朴典雅,仍然让人无法忘却这座弥漫着历史的光辉的古井。

  据史书记载,当年孔子游周,与著名乐师苌弘交谈,苌弘深感震惊,除赞美孔子有圣人之表外,对其“洽闻强记、博物不穷”大加赞赏。孔子属同代人“博学偶像”。无论何方诸侯碰到疑难问题,总是派使者拜访孔子,从而获得最满意的答案。《国语·鲁语下》载:季桓公挖井,挖出一个土罐子,里边有类似羊的器物;派人去询问孔子,说挖井挖出一只狗。孔子回答:以我所知是一只羊。我听说:木石怪物叫夔与蝄蜽,水中怪物叫龙与罔象,土中怪物叫做羵羊——雌雄未成的怪羊。使者点头赞许。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说:“雨土之精,尚生羵羊。”他把“羵羊”说成“土之精”,并信手加了一个“雨”字。

  即使现代人,也是浅尝辄止,对“羵羊”的认识至今仍然停留在“土之怪”这一水平上,没有人做进一步的探究。 然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精怪”。孔子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而把“羵羊”解释为“土之怪”,情有可原;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用“土之怪”来解释,就说不过去了。 “羵羊”到底是什么?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羵羊”的出现成就了孔子走上鲁国政治舞台的开始

  季桓子当时挖井挖出“羵羊”他作为一国之君也不知道是什么,就请教当时的大学者孔子,孔子一听就知道这怪物叫“羵羊”,“羵羊”的出现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据《东周列国志》的讲述,季桓子很高兴,就让孔子做了中都宰,这也是孔老夫子走上鲁国政治舞台的开始。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却不象他的后来的儒生那么迂腐,尽管他对季孙氏把持朝政非常不满,经常抨击他们,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用礼乐教化鲁国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做官,孔子甚至想接受在费邑叛乱的公山拂扰的邀请,到费邑做官,只不过子路坚决反对才没有成行。在鲁国做官离开了季氏家族的支持是做不到的,所以,季氏让他为官,他就去了。孔子也支持动员他的弟子们到各地参政,仅到季氏私邑做费宰的先后就有五个人,他的弟子闵子骞不想做费宰,孔子还亲自做他的工作让他赴任,在《孔子世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闵子骞任费宰时的悉心指点。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文化的传播,季孙氏也是有力的推动者。

  在宁国庄附近的田地里,当地一个村民向导停下脚步,面带骄傲的说:“这儿埋着的都是俺们鄪国的王公大臣,出土很多文物啊。”现在曾经的墓葬区被一片翠绿的庄稼覆盖,麦苗正吐着穗,在阳光的炙烤下热切的盼望着成熟期的到来。城墙的遗址上则布满了小小的粉色不知名的花朵,每一株都是三四朵小花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花心是深红,点缀上嫩黄的花蕊,让人初见尤怜。这些小花别处没有,唯独城墙一带,成百上千的在春风里开着,他们和城墙相依相伴,年年岁岁,好像在呼唤着人们来探究这段久远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费城古遗址北部的土层中曾先后挖掘出剑、戟箭簇等多种古代兵器,古遗址西南部靠近宁国庄一带出土过镌有“子秋万岁”篆体字的汉代瓦当,古城村一带是古代的墓葬区,先后出土过马骨、铜车和各种玉器,小月河以南是古代居民区,出土的有汉代“无耳灰陶罐”、货币以及各种装饰品。些文物花纹印模清晰,线条抽象,色调明快,记录着古代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发达程度,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古城自西周起后是姬姓封国、季氏封邑、费县县治、到费治南迁,长达千年。季孙氏生活在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他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他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争取了民众,扩大了土地。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为了壮大自己,励精图治,"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节约财力用以招揽人才。所以,他拥有大量私田和大批依附他的民众,并拥有私人武装"甲七千",即7000多人的私家武装,其力量超过了当时鲁国国君。

  于是,他联合叔孙氏、孟孙氏与以国君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公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因他们同属鲁桓公之后,历史上通称"三桓"。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他增置中军,使鲁国旧有二军变为三军,便三家(孟孙、叔孙、季孙)各征其一,三分公室,并拥立鲁昭公。昭公5年(公元前537年),季孙氏又改为二军,加之叔孙氏、孟孙氏,即是四分公室。季孙氏独得2份。并把公室的军赋抢光。从此,鲁国人民只向季、孟、叔三家纳税,然后三家再向公室进贡。 鲁庄公死后,季友力挽狂澜,一举铲除了祸国殃民的庆父,稳定政局,又打败莒师,立了大功,僖公封汶阳之田及费邑给季友,为鲁国上卿,从此专国政,其后季友的后世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康子等继统治费邑,执掌鲁国,并一度自立费国,直至公元前250被楚国吞灭。

  西汉初年置费县又成县治所,东汉时又一度为侯国,直到魏孝文帝太和20年(公元496年)费治南迁,才废为故城。 故城自西周起后是姬姓封国、季氏封邑、费县县治、到费治南迁,长达千年。

  终于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当年季氏祭祀的“天坛”。远远地观望高高的呈圆弧形的丘陵,爬上丘陵却只看得见我们现在眼前所见的——庙墙遗址和光滑的鹅卵石儿。环顾四周,闭上眼睛感受,时间仿佛刹那间穿越,古代衣着雍容华贵的天子高高的站在“天坛”中心,九五至尊,下面匍匐着千万臣民,太庙庄严雄伟,远处的宫殿折射着太阳的光辉,耀眼夺目。一霎间,我的心豁然开朗,历史一直都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