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冷暖空气共同作用下,本市普降小到中雨,所幸气温依然保持在冰点之上。据市气象台消息,此次降水有望在13日凌晨结束,而12日晚上一股较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本市,13日将迎来5~6级北风 ,14日早晨的气温将跌至冰点之下。本市已长时间无降水,为充分给大地“解渴”,市人影办组织实施了2013年首次飞机增雨作业,并在部分区市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并对净化空气起到积极作用。
一场暖雨告别“冬九九”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杨絮落地……”3月11日是“冬九九”最后一天,岛城还未到杨絮落地的温暖程度,但12日上午开始的小雨中,已经有了温暖的气息。“12日市区最高气温 6.2℃,最低气温3.9℃;郊区最高在黄岛区,为7.8℃,最低气温在莱西,为1.6℃。”据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本市12日气温总体都在冰点之上。根据青岛市气象局的观测资料统计,截至12日下午5时,本市平均降水量为 5.2毫米。其中市区5.3毫米,崂山区4.8毫米,黄岛区6.2毫米;胶州市3.2毫米,即墨市3.9毫米,平度市9.1毫米,莱西市3.7毫米。
根据12日下午3时,市水文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2013年共降水28.2毫米,比2012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0.7毫米,比历年同期降水量偏多0.3毫米。
飞机增雨,看老天“脸色”
由于较长时间没有降水,本市不少地区地表干旱,增加了扬沙天气出现的几率。为了充分利用12日的降水给大地解解渴,市人影办提前介入,今年来首次进行飞机增雨作业。据了解,使用的还是那架在2012年多次飞到本市上空增雨的“运七”。
12日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城阳区民航路上的机场宾馆,飞机增雨的机组工作人员和市人影办工作人员都在这里,通过卫星云图看老天“脸色”。“为保证飞行安全,等雨下起来后,云层稳定了才能起飞。”市人影办相关负责人杨凡说。下午1时40分,据雷达显示,本市上空云层条件达到飞机起飞标准,经与相关部门沟通,飞机终于在下午2时30分许起飞开展增雨作业。此次飞行增雨作业历时1小时46分钟,据介绍,影响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共发射碘化银焰弹181枚。
地面作业点发射91枚火箭弹
当天11时40分许,市人影办组织了崂山区人影部门在世园会园区火箭作业点开始增雨作业。“选择在世园会园区人工增雨作业,主要是为了增加园区水库蓄水量。”杨凡说,除了世园会园区之外 ,市人影办还组织其他各区市相关部门利用火箭、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组织19个地面作业点,开展30门次地面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91枚,燃烧碘化银烟条20根。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业的共同影响下,增雨效果较为显著,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此次降水对净化空气、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水库蓄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场大风将岛城吹下冰点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12日晚上,一场较强冷空气将再次影响岛城,12日下午4时,青岛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这次冷空气的影响,13日白天本市北风风力5~6级阵风7级,海上7~8级阵风9级,14日早晨气温较低,市区气温-2℃左右,郊区最低最低气温可达-5℃左右。14日白天,预计北风转为南风,气温将有所回升。据省气象台于12 日下午5时发布的消息,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半岛北部地区天气阴有雨夹雪转多云,鲁中东部、鲁东南和半岛南部地区天气阴有小雨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晴。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全省天气多云转晴 ,北风转南风3级,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在-4℃左右,其他地区在0℃左右。
文/本报记者 王晓强 图/本报记者 何毅 张伟(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