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民生>正文

记者探访新国家保护单位 齐鲁大学遗迹满是回忆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2013年5月6日【评论0条】字号:T|T

1/4这座造型别致的水塔当年为齐鲁大学各教学楼提供自来水。

  • 这座造型别致的水塔当年为齐鲁大学各教学楼提供自来水。
  • 5月5日,一趟列车从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上飞驰而过。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桥如今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12年9月17日,建设中的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 大辛庄遗址石碑身后是沉睡的土地。

  5月4日,本报报道了济南市新增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等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事。这些新近跻身“国保”名录的文物保护单位近况如何,有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和重视?5日,记者对其中的部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探访。

  A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八棱水塔当年很有名

  在济南市现有2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可谓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处。1904年,美、英、加三国的数个基督教教会共同筹款筹建济南共合医道学堂。1917年,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又与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合并,正式命名为齐鲁大学。虽然到今天,齐鲁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但原来的校舍建筑中,除部分拆除、损毁和改建外,得以幸存的还有数十幢。这些老建筑现在分布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广智院。

  5日上午7点,记者由广智院街进入齐鲁医院,然后穿过齐鲁医院又来到山大趵突泉校区。一路走下来,共和楼、求真楼、和平楼、考文楼、柏根楼、神学楼、教授别墅等近现代建筑渐次映入眼帘,它们或洋气十足,或中西合璧。沿校园最西侧道路行走,在一片已经拆除的建筑废墟中,一座玲珑剔透的五层八棱青砖塔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原来齐鲁大学的水楼子,也就是水塔,就是它为齐鲁大学各教学楼提供自来水。”在校园里散步的刘教授介绍说,别看是座水塔,它修得可是中规中矩,顶部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攒尖顶。这种老式的水塔,当年在济南可是赫赫有名。

  记者注意到,这座水塔每个立面都镶有红色的木头窗棂,上面的玻璃虽然大部分完好,但因为已经废弃使用,有些窗户还是已经破碎。水塔周围是一片已经拆完的建筑物垃圾,在这片石料和杂草丛中,最有生气的应该是与水塔差不多高的大树。

  据了解,这座水塔曾作为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库房,近年来才闲置下来。从水塔正门破碎的玻璃往里看过去,可见水塔里一层的屋顶大部分已经塌陷,里面随处堆放着一些红色塑料盆。

  “集中供水都实行多年了,这座水塔肯定不会再发挥它原来的作用了。”山大学生小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该尽快清理周边环境,对它进行修缮,以与周边的历史建筑相匹配。”

  B大辛庄遗址 沉睡在商代的记忆里

  5日中午,记者赶到大辛庄的时候,69岁的李玉华老人正在院子里扫地。得知记者打听大辛庄遗址,他热情地帮忙带路。据他讲,目前只有一块在1977年树立的石碑能够证明脚下这块土地就是大辛庄遗址,外人很难在村子里的西南侧找到这块石碑。

  在来大辛庄的路上,记者从奥体中路一直南行,过了几家汽车销售公司和几个商业楼盘之后,便是大片的庄稼地或是树林。从奥体中路向西转弯到西周南路,依然能看到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李玉华表示,记者看到这些正在沉睡着的土地,“就是四五百亩大小的大辛庄遗址”。

  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的这片农耕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地下深埋着包括龙山、商、西周、战国和汉代各时期的文化遗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是山东最重要的一处商文化遗址之一。1936年,齐鲁大学教授林仰山前往这儿考古,1984年山东大学等单位进行发掘,清理出以商代为主的房屋、墓葬等遗迹和文物。2003年,由方辉主持的济南大辛庄遗址考古项目启动,在此发现了甲骨文。在国内,这是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甲骨文。

  为了便于保护,“这些地都归集体所有了。”李玉华说,他年轻时候还在这里耕种过,曾刨出来一个陶罐。

  据了解,大辛庄遗址保护开发尚未有明确的方案。虽然四面被房地产等项目包围着,但这片林木青草覆盖的土地,如今依然为商代而沉睡着。

  C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四次被炸,百年铁桥屹立不倒

  5日11点多,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上有一趟列车快速驶过。记者从桥下可以看到,不少临窗的乘客把目光投向窗外,观看黄河、鹊山和铁路大桥的景色。5日当天恰逢周末,铁路大桥下和附近的黄河河滩上少不了市民休闲游玩的身影。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并不清楚,身旁这座百年大桥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记者了解到,从1912年建成之后,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曾四次遭到战火的破坏。

  “这座大桥始建于1909年7月,竣工于1912年11月,是当时中国最长铁路——津浦铁路的咽喉要道,也是当时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桥。”济南铁路史研究专家于建勇说,1928年4月底,蒋介石率领北伐军逼近济南,山东军务督办、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把商埠防卫权让给日军,自己乘火车仓皇北逃。车过泺口后,他们就把黄河大桥给炸了。后来,津浦铁路管理局发包给南京裕庆公司修复,直到1929年7月全部完工。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让韩复榘第一军团扼守泺口黄河南岸,阻止阎锡山的晋军沿津浦铁路南下。“6月5日,韩复榘炸毁黄河铁桥,这是他对大桥的第一次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阻止日军南下,韩复榘命令将大桥炸毁,这是他对大桥的第二次破坏,也是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日军为打通津浦路,用了半年时间将桥修好了。

  在济南战役中,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幸免于难,但它随后遭到飞机轰炸。“1949年2月,济南解放后仅5个月,国民党军队派飞机轰炸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炸伤悬臂梁。当时进行了焊修,1959年又进行大修加固。”

  “在修复后炸毁,在炸毁后修复……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印证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于建勇说,在上世纪90年代,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差点被拆除。在很多专家学者和市民的反对下,这座桥梁在短期停用后恢复了使用。“这座大桥留到现在依然在使用,还成为国保单位,这是很难得的”。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