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区域经济>正文

“劣质油”风波调查:山东地炼躺着中枪

来源:经济导报2013年5月17日【评论0条】字号:T|T

 

济南杨庄路10号是处于"风暴眼"的济南中化工所在地 刘翔 摄 济南杨庄路10号是处于"风暴眼"的济南中化工所在地 刘翔 摄

  “自从‘劣质油’事件出现以来,许多外省贸易商向咨询机构询问山东哪些地炼企业的油品比较靠谱,他们也被这件事吓怕了”

  ◆导报记者 刘翔 济南报道“劣质油”事件愈演愈烈,继安徽合肥、池州爆出劣质油后,济南也爆出类似问题。“劣质油”源头,则都指向了济南中化工油气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济南中化工”)。仅合肥、池州两地就有近百吨不合格汽油,导致至少4000辆机动车受损,赔偿预计超1000万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还无法计算……眼下,消费者纷纷去找加油站算账,加油站则等着济南中化工给说法。事件出现至今已近一月,事件主角济南中化工及其关联公司的态度却值得商榷。不仅未就此事公开回应,经济导报记者赴公司实地及电话采访时,采访要求也多次遭到拒绝。

  “这次劣质油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是山东地炼,整体形象也将受到严重打击。”14日,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化工集团在山东有6家炼厂,目前并不能确定问题油出自哪家炼厂及哪个环节,可能是油品中混入劣质调和油所致。屡次推诿13日下午,济南杨庄路10号。按照114信息台提供的信息 ,这里是济南中化工所在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厂门标示为“济南长城炼油厂”,透过大门望去,成片的大型炼油设备,显示出这家企业的规模。公开资料显示,济南中化工与济南长城炼油厂同隶属于中化工油气总公司。“事情与我们公司无关,公司办公室的人员已经下班,即使你明天再来我们也不会让你采访。”下午4点左右,一名自称是济南长城炼油厂门卫的工作人员,在没有仔细询问导报记者采访目的的前提下,直接拒绝了导报记者的采访。14日早,导报记者按照114信息台提供的电话致电济南中化工,对方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接受采访。按照公开信息,导报记者又来到位于济南市纬二路的山东商会大厦。在十九楼,导报记者看到楼道内悬挂着“中化工油气销售有限公司”的标志牌。但此处工作人员表示,“济南中化工已经搬 走,这里是济南长城炼油厂的办公场所,与济南中化工无关。”厂方如此回避的态度,让愈演愈烈的“劣质油”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新华社消息显示,经合肥、池州两地工商部门证实,两加油站所售劣质汽油确系济南中化工提供。14日,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加油站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此次处于“劣质油”事件漩涡中心的济南中化工是中化工集团的下属企业,负责将中化工下属炼油厂炼制和其他渠道采购的油品对外销售,其走货渠道主要是鲁西南、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中化工油气总公司在济南则有济南长城和蓝星化工两家炼油厂。波及济南

  “我4月25日在合肥市北二环的金三角加油站加油,其后不久车辆燃油系统就出现了问题。”14日,合肥车主李海川告诉导报记者,由于当时没有索取发票,一直未能获得赔付,他的长安汽车也未能继续开。像李海川一样苦等“赔偿通知”的车主并不在少数。接到投诉后,合肥、池州两地工商部门展开了调查。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金三角加油站汽油样本的“研究法辛烷值”检测结果为91.2,标准应为≥93;硫含量检测结果为0.065,标准应为≤0.015,油品质量判定为“不合格”。截至5月10日18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督促下,金三角加油站已赔付1344辆机动车油费及误工费共计469万元,预计赔付工作将持续至5月18日,赔付金额将过千万。“劣质油”产地济南,近日也爆出了类似问题。据《齐鲁晚报》报道,济南多家加油站和车主也遭受劣质汽油之苦,且济南本地的劣质汽油与合肥、池州两地汽油为同一批次,都来自济南中化工。油品质量提升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规模受损车辆,相关厂商冷漠回应,高关注度之下,此次“劣质油”风波,受损最大的并非广大车主和加油站老板,而是数量众多的山东地炼企业。

  “自从‘劣质油’事件出现以来,我们接到了许多外省贸易商的电话,询问山东哪些地炼企业的油品比较靠谱,他们也被这件事吓怕了。”陈晴表示。不论是这次的“劣质油”事件,还是不久以前的雾霾事件,都敲响了国内不合格油品的警钟。但是,国内成品油质量,尤其是山东成品油质量的提升之路,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陈晴介绍说,山东地炼企业数量众多,自产自销,价格相对低,因此许多外省的贸易商都选择从山东进油。但是,为保证相对低廉的成本,山东不少地炼企业所用原料并非原油,而是选择了进口燃料油,油品质量相对差一些。“今春全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后,提高油品质量就被各地提上了日程,山东地区也在青岛率先展开试点工作,但目前来看,这项工作的推进难度有些大。”陈晴表示。据了解,由于目前并无相应的补贴政策出台,许多地炼企业尤其是中小地炼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主动提升油品质量。“无论如何,提升油品质量都是一个大趋势。”陈晴表示。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