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2017山东省管企业与中科院院属单位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山东国资系统与中科院院属企业签署了7项战略合作协议。土壤修复研究院、激光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在山东实现落地。院企合作,探索股权合作模式,成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探索。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德州市政府共建土壤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此为起点,推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土壤修复公司等产业化合作发展。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济宁市政府,则在鲁抗医药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化试验平台,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工业生物技术成果汇聚和转化基地。以此为起点,推动菌种改良、红景天苷等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合作。

  “环境治理和药剂都是土壤修复产业中很重要的一环。”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峰说。而在医药方面,华鲁集团旗下有两个上市公司,在成果转化、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育上都有较好基础,中科院的合作正是看中了公司的基础,实现优势互补。“拿土壤修复来说,德州市面临着老城区改造,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壤修复,另外,德州是山东农业种植的重要区域,农耕用地土壤修复也是巨大的市场。”杨振峰介绍。这两大产业都是聚焦“四新”经济,瞄准了产业需求。

  除华鲁集团两个项目落地之外,国惠基金与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合作,引入央企、员工持股新设项目公司,在新泰市合资设立激光器产业项目,首期投资1亿元,建设形成10亿元级别规模的激光产业园区。“这个项目利用了西安中科中美公司在激光器方面的研发优势,山东能源重装集团的市场资源优势,国惠基金在资金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将聚焦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在金属激光切割、焊接、熔覆等应用领域创新合作。”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少明说。

  另外,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山东能源集团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技术开发合作意向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兖矿集团东华重工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

  记者观察到,此次山东省管国企与中科院的合作,探索了新的合作模式,多家省管国企都在往股权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方向使劲。而这种合作模式更加有利于调动院企合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