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今年“八一”前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张玉华老人后撰写的稿件,再次向老将致敬!老人虽然去世了,精神永留人间!

  7月30日,庆祝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在朱日和举行,铁流滚滚,号角连天。除了普通的百姓,还有一群特殊的“老兵”,为之振奋,为之喝彩。

  1955年至1965年,军衔制实施,共授予或晋升1614名将帅,他们也被称为“开国将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群特殊的“老兵”也越来越少,至今,可查询到的山东籍开国将帅还有六人。

  为了记录他们的故事,更为了向他们致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奔赴北京、南京、青岛等地,听他们再次讲述那些烽火峥嵘的岁月。因为老将们的身体状况所限,记者采访了其中四人。

姓名:张玉华姓名:张玉华

  籍贯:山东文登

  年龄:101岁

  事迹: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胶东天福山起义,历任连队指导员,大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

  授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猴年春晚,当《将军与士兵》小品结束后,一位百岁将军带领三军仪仗队,站起来向全场敬军礼,让很多观众感动落泪。他就是1964年授勋的山东文登籍开国将军张玉华。

  2017年,张玉华将军已经101岁高龄,然而谈起那段辉煌的峥嵘岁月,仍然激情澎湃如昨。军旅生涯虽然结束了,这份激情仍然在延续着。老将军说,难忘家乡和各地人民的支持,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回报这份恩情。

  以山东人为骄傲

  很多南京的小巷,遗留着民国的古建筑,张玉华将军的宅邸,坐落在其中一条小巷的深处。

  张玉华今年已经101岁高龄,每天的生活仍然像在部队一样,十分规律。上午7点半准时用餐,10点翻阅当天的报纸,身体条件允许时,坚持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衣服破了就补一补继续穿。

  他的房间布置得很简单,客厅里几个浅色的布艺沙发,一个书橱,整齐地码着有关军事战争的书籍,没有多余的物件。

  听闻有记者从山东老家赶过来,还没有到约定的采访时间,张玉华让人搀扶着来到书房。他个头很高,瘦削却很精神,见到记者一个劲儿笑着,跟记者询问着老家的情况。

  “虽然离开山东这么多年,但我非常感谢山东老乡的支持。”张玉华说,他的老家在山东威海文登,当时他和二哥读书时交不起学费,还是老师帮他出的钱。

  张玉华一直以山东人而骄傲。他说,山东有最先进的思想,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是山东人。现在世界各地还设立了孔子学院,这是其他地方办不到的。

  在采访中,张玉华重复讲述着他的“三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生母,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张玉华一直侍奉着母亲直到87岁寿终。他一直记挂着老家,他说那里是奶奶的后辈,应该专门回去看望老乡。“有的人长大了就忘了爹娘,这就是不肖子孙!”张玉华一字一句地说着,抑扬顿挫。

  “第二个母亲是民母,没有人民,就没有我们的胜利。第三个母亲,就是党母。”

  讲到这里,张玉华回忆起了当年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张玉华将军在南京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文进 摄张玉华将军在南京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文进 摄

  弹片还留在腹中

  张玉华将军的戎马生涯,是从山东开始的。

  79年前,张玉华经历了第一场恶战。1938年,日军占领了牟平城。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2月13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率三军一大队一举解放了牟平城,张玉华当时担任三军一大队一中队的指导员,

  “我们冲进了伪政府,抓住了伪县长!”张玉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加快了语速。战后,部队向南转移,理琪、张玉华等同志在城南雷神庙开会时,原来驻守烟台的日军,接到牟平城被袭的消息后,即派海军陆战队百余人,在飞机的掩护下,乘汽车奔赴牟平,包围了雷神庙。

  那时,一大队组建仅50多天,20多人的队伍,配备的武器多半是大刀长矛,枪支也不过十来杆。在如此悬殊的军力面前,一大队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当时理琪腹部连中三弹,我和战士们负责把他背出来,继续与敌人战斗。火力愈来愈猛,东厢外窗上的一块面积仅0.8平方米的铁皮雨搭板,被打穿了138个弹孔。张玉华和战士们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到晚上八九点钟,远处传来援军的枪声,日军仓皇撤退,宋澄等趁机组织力量从西北角的便门突击,胜利突围。

  在这场战斗中,所有的战士都受了伤,张玉华的手指也被打伤。在抗战中,张玉华一共身负三次重伤。手被打穿,子弹穿过左腿,腹部至今还残留着一块弹片。张玉华向记者比划着自己受伤的位置,在打退敌人冲锋时,一发子弹从右腋下钻进腹部。从X光片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块弹片。

参加“9·3”大阅兵,前排左二为张玉华参加“9·3”大阅兵,前排左二为张玉华

  百岁唱起《东方红》

  回忆战斗时,张玉华曾说,司令员告诫他,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政治干部如何树立威信?“没有别的,靠的就是冲锋在前。每次带领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我都是带头冲锋。有时帽子被打掉了,有时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但我从没有退却过。”

  此后,张玉华所在部队作为精锐调往东北,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朝鲜战争爆发后,张玉华担任政委的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作为第一批志愿军奔赴朝鲜,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

  1955年,张玉华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好汉不提当年勇。”张玉华停止了对战争年代的回忆,随后对记者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好不好?”紧接着,他使劲支起了身子,望向前方,唱起了《东方红》,声音嘹亮而清晰。

  虽然军旅生涯早已结束,但张玉华心中的激情却从未退却。张玉华家的客厅和书房,都摆放着一张醒目的照片,那是2015年,年届100岁的张玉华参加“九三阅兵”时敬礼的照片。也是在那时,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位向着天安门敬礼的老将军。当记者把当时的照片拿给张玉华时,有些虚弱的老将军立马直起身子,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眼神坚定有力,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捐100万给困难群众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在谈到“建军90周年纪念日”时,张玉华说,“在部队我们坚持两种态度,对待敌人如猛虎下山。”张玉华语气铿锵有力,下一秒却婉转而缓和,“对待人民像幸福姑娘。”

  “没有人民的掩护,没有人民送情报,没有人民照顾,就没有战争的胜利。”张玉华说,在战争年代的三次负伤,都是人民群众的悉心照顾,才慢慢康复。有一次在山区作战负了伤,群众把张玉华抬出来,给他喂饭、擦洗伤口,才让张玉华脱离了危险。

  张玉华曾说,人要懂得感恩,对于生母,他尽到了责任;对于党母,他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对于民母,张玉华觉得,他永远也报答不了,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为人民做些事情。

  1986年,张玉华退休以后,并没有选择在家里安享晚年。他到全国各地,为贫困群众筹集善款。山西、内蒙古……都留下了他的善款,看到那么多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不能不去帮助他们。每当临近过年,张玉华都会向社区的困难群众捐赠大米,已经坚持了20多年。张玉华将军的秘书说,这些年捐赠的大米有20万斤左右,捐款数额也达到了100万元。张玉华对记者说,穷人过年是“过难”,他不能眼看着群众有难处不管。有时家里没钱了,警卫员劝他月底发了工资再捐,张玉华着急地说:“月底发了救谁?救人要救急!”

  对于山东老家的情况,他也一直关注着。近几年,他先后在山东省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每次回老家文登时,特意去看看困难群众。2008年,张玉华将军委托威海市慈善总会将其捐赠的4000公斤优质大米分赠给威海市经区和文登区的80户贫困家庭。张玉华记得老家人给他说的话:您是我们村走出去职务最高的人,也是对我们最关照的人。

  2012年,他被评为“中国好人”,但张玉华对善举不愿多提,他说,这是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恩,也是对国家尽一个老战士的责任。这些应该交给别人评论,自己不能“自我表扬”。

  张玉华说,钱不算什么,要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高处,用在该用的人身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发挥它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