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起,一则标题为《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德州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震惊所有人……》的实验类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德州某微信自媒体平台于当天发布消息称,他们于3日在中心广场公交站牌等地放了一个盒子,装满了500元(面值分别为5角和1元)硬币,还放了一块非常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可取3元!如果想帮助有需要的人,哪怕留下1元,也是爱心。自媒体发声:当晚他们清点了箱子中的硬币、纸币共计488元!抱着钱盒子回来的时候,说不出来的感动……
那么,这场风靡全国的“硬币测试”背后有哪些隐情?其过程和套路又是什么?市民对此怎么看呢?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采访。
“硬币测试”刷屏朋友圈 网友各抒己见
如今的互联网已是“眼球经济”,其点击量可转化为商业利益。就在这几天,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件事刷屏——全国不少城市,先后有人在街头开展所谓的“硬币测试”:“创意”思路惊人相似,都是在闹市区放置一盒子硬币,让需要的人随意取用,但设置了最多取用的上限。
无独有偶,8月3日这天,德州闹市区的街头也冒出了所谓的“硬币测试”。德州某自媒体发布消息,他们在中心广场公交站牌、中心广场、步行街、德百停车场、高地世纪城等地放了一个盒子,从其拍摄的视频不难看出,参与的市民不在少数,有的纷纷围观、拍照、猜测,甚至发朋友圈,还有人经过后又回头,站在不远处观望……
在这则1分56秒的短视频中,有学生模样的人路过后并没有选择“拿”,而是看了看离开了;也有人拿出手机拍下照片,推测应该是发朋友圈;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在看了牌子之后,拿走一枚硬币给孩子买了玩具;一对情侣从钱包里拿出纸币并兑换了等额的硬币后离开;还有一位姑娘驻足片刻将两枚硬币投入钱箱……两位身着志愿者服饰的老人看到箱子后,担心被不需要的人搬走选择了默默守候。
其实,这一活动已在全国“风靡”引起了许多网友和媒体的关注。有网友认为,这个测试充满正能量,也有网友表示,营销公众号不应拿“人性的测试”作为吸引眼球、作秀“涨粉”的手段,也不应该不经当事人同意就隐藏拍摄并发到网上。
不少媒体报道称各地的“硬币秀”,不过是营销号博取点击率的的一场策划。
许多城市在上演 过程和套路几乎一样
近期,成都、上海、重庆、广州、石家庄等城市的繁华路段,也都出现了一箱可以随便拿的硬币——全国多个城市似乎同时都在进行所谓的“硬币测试”。
《广州街头出现一箱硬币,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成都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相似的新闻、相似的标题,让“一箱硬币”在朋友圈火了起来。
记者多方了解发现,这些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且都是把一箱硬币摆在人流量密集的车站、人行天桥、地铁站门口等地,在箱子旁竖一块牌子,大概内容是“这些是免费的硬币,如果需要请自取”。同时,活动发起者在隐蔽的地方用摄像头拍下路人的反应。
为此,也有人不禁猜测,到底是谁在做这样的测试?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然而,记者综合网络发现,也有细心的市民指出这项测试始作俑者是一家广州的公司。
综合媒体报道,其测试者自述活动的初衷为,一是开展公益活动,为确实需要零钱的人(比如要坐车、买瓶水喝、没吃早饭买个面包没零钱等)提供帮助;二是测试当地民众的道德水准,看会不会有故意多拿钱或把钱都拿走的人。然而,这一做法竟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上演了。
反观其测试结果和各地市民的反应也是惊人的相似:一开始大家都视而不见,随后有人开始从箱子里拿硬币,还有人向箱子里扔硬币。测试的结果大部分是箱子里的硬币没有变少,有的甚至比之前的还要多。于是,活动发起者最后美其名曰地总结称,市民素质提高了,人与人之间重拾了信任,“善意的举动温暖了一座城”……
市民热议褒贬不一 “设局下套”测试有失底线
针对近日发生在德州街头的“硬币测试”,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中青年市民,出乎意料的是13人表示均关注了朋友圈的“传言”,剩余的7人称“只是一阵风”,且不可取。
然而对该事件的评价,5名市民表示“很暖心”、“值得推荐”,11名市民表示对这种考验人性的商业行为极其愤怒,剩余的4名则表示“不关心”。
“这样的营销行为就是为了博眼球哗众取宠,毫无意义。”市民陈建表示,打着公益的幌子去赚点击量,实属对市民的欺诈,呼吁执法部门进行重点打击。
和陈建一样,不少市民在得知“硬币测试”的始末后表示,真正的公益不只是一天或几个小时的行为,有些市民放了钱是为了奉献,而不只是为了一个实验结果。
“真正做公益,默默放着就可以。这样大肆宣扬,还大张旗鼓地用几个小钱试探人性真的好吗?”市民韩女士表示,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在做这样的测试,摆个硬币箱到公共场所,等于是告诉别人有人正在做试验偷拍你。
采访中,17岁的小丽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即便是作秀也很暖心,碰见这样的箱子后会伸出援手去投钱。而谈及到这只是个“实验”,她依然表示要坚持去做,目的只是为了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的感动,等于他们的10万+,不管‘检验’结果如何,这种公然‘设局下套’测试公民个人道德的做法,在媒体人多年前刚刚从事暗访调查工作时,就知道是不允许的,这是职业行为应该守住的底线。”有媒体人表示,不管是媒体还是“组织行为”,都无权这样在道德上“凌驾”于普通公民之上,把不知真相的个人当作道德检验品,这于理于法都说不通,是一直被传媒界和法律界所批判的。
“眼下,各种商家为抢眼球推出的新玩法推陈出新。而这种为增加点击量,拷问人性的做法将饱受诟病。毕竟人心换人心,善意换来善意,这种打着公益旗号的活动出发点本来就不是善意的,这种商业宣传模式只能是一阵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代桂华表示,每个人都得明白,靠这种方式来测试道德与人性,终究是不恰当的,也无法测出社会真实的道德发育状况,而市民当真就真输了。
记者 孙良玉 (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