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7月4日讯(记者 王玉栋)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山东省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工作方案》中了解到,山东通过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立人员保障激励机制,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加强考核,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联体内符合规定的双向转诊病人,统筹地区内可按院内转科政策简化医保转诊、报销手续,双向转诊起付线可连续计算。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探索医联体、药品采购联合体工作联动机制,按有关规定与入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确定采购产品及价格。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要满足常见病、慢性病等患者用药需要;适应专科、专病患者和康复期(恢复期)患者下转需求,为基层就诊、转至基层治疗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品供应保障。

  建立人员保障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建立规范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双向转诊临床标准,本着急慢分治、治疗连续、科学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则,引导患者自觉自愿配合,实行畅通的双向转诊。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延长医联体服务链条,拓展医联体服务范围,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

  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等工作的衔接统筹,通过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稳固的契约式服务关系,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之间的“1+1”或“1+1+1”的机构组合签约模式。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专科门诊号源、住院床位资源优先分配到家庭医生团队,增加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好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家庭医生处就诊可以酌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充药品应优先保障签约居民慢性病治疗的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