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公安局网警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网络“谣言”不时出现,还多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用视频来传谣。昨天,网警整理出上半年十大朋友圈谣言:棉花肉松面包、塑料紫菜、塑料大米、虾头寄生虫等谣言榜上有名。

  谣言1肉松是用棉花做的

  5月下旬,多段浸泡面包上肉松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将面包或糕点上的肉松泡入水中,肉松在水中变成白色絮状物体,拍摄者声称这些肉松其实是棉花做的。青岛也有两名女子拍摄此类视频,后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谣言2使用表情符号收费

  俗称“Emoji”的表情符号最初确实是由日本人发明的,但它早已由国际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负责维护和管理,这也意味着表情符号并无收费一说,微信的系统表情符号同样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

  谣言3假冒和尚入室偷肾

  一段微信视频声称,近日有四个假冒和尚以高价兑换旧钞票为由,入室将一家四口人麻醉后将肾偷走。网警部门表示,视频中记录的真实情况是,今年6月11日发生在河南省西华县的一起命案,系村民矛盾引发。

  谣言4假大米是塑料做的

  2月以来,微信平台上流传着一段两分钟的视频:一男子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机器,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并配文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行业人士表示,视频中所用的设备是很常见的塑料造粒机,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

  谣言5紫菜是塑料袋做的

  从2月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塑料紫菜”视频。拍摄者一边把紫菜泡开,一边告诉大家这不是紫菜而是塑料。经过警方调查,制造、传播“塑料紫菜”人员,其真实目的是通过散布谣言实施敲诈勒索,相关涉案人员也已陆续被抓获。

  谣言6虾头白线是寄生虫

  最近一个有关虾感染寄生虫的小视频传得挺火:一个没露脸的人剪开虾头后,用牙签挑出两条细长的白线,视频制作者声称这是虾的寄生虫。网警部门表示,虾头剪开的确会有白线,但这其实是雄虾的精巢。虾的生殖腺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完全可以食用。

  谣言7高考准考证又丢了

  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教育部门提醒,考生准考证一般在高考前一周予以打印发放,考生可以重复打印多张以便备用。警方提醒,即使真的捡到准考证,也应第一时间报警寻找失主。

  谣言8失踪15年街头卖唱

  今年上半年,一段“四肢残疾女子贵州街头卖唱”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有消息称,广饶县花官镇的牟家人认为这名女子就是15年前失踪的亲人牟翠翠。警方调查时,家住贵阳白云区的聂女士报案称,她就是视频及图片中的卖艺女子,卖唱是自愿行为。经DNA比对,确认卖唱女子与牟翠翠家属无亲缘关系。

  谣言9雄安新区系列谣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男子在新区设立前卖房悔恨坠楼”、“87家央企将迁往雄安新区”、“首都第三机场将选址在保定徐水区”等谣言被相继戳破,造成恶劣影响的造谣者被警方行政拘留。

  谣言10倒背法可救溺水娃

  网上谣言称,小孩溺水一小时内“倒背法”可救活。急诊大夫表示,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不应该提倡。如果溺水时间较长,心跳呼吸已经停止,还一味地用倒背法,反而可能影响救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