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框架内,容错并非一味纵容
德州是山东继济南之后第二个在市级层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地方。相比济南出台的办法,《德州市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试行)》将减责免责情形细化至8类,其共性是“因工作创新、主动作为出现的工作失误,不能有任何私利掺杂其中”。
然而,在制度框架内,容错并非一味纵容,保护也绝非庇护。
德州出台的上述办法明确提出,要切实把创造性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与不讲政治不守规矩、故意违背政策规定区别开来;把担当担责、创新创先导致的失误与盲目决策、以权谋私区别开来;把不可抗力、客观因素造成的损失与失职渎职区别开来。
“正确辨别失误过失与违纪违法的情形”同样被写入济南出台的办法,并将其具体界定为:“决不允许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惩治借改革创新之名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假公济私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在山东区县级层面,部分地方也已开始试水这一新政。淄博市桓台县、淄川区先后于今年2月、3月出台党员干部容错免责相关办法;济宁市任城区、枣庄市市中区也分别与今年4月和5月出台了相关办法。
在中央,该机制的制度框架逐步清晰。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即“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如今,除山东外,浙江温州、绍兴、杭州,江苏泰州等地同样建立了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可以预计,今后将有更多基层政府参与探索这一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