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位于西四路的井下立交桥附近,不少路边绿化带遭到人为破坏,不仅有损城市形象,更有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曹萌萌 宋永兴

  宋少双 王帅

  停车点旁绿化带

  路”上不见植被,露出黄土

  11月2日,在黄河路南侧东营职业学院的公交站牌处,记者看到绿化带中间有条细长的“小路”。市民王女士称,为了方便通行,这里被踩踏后,成为了不少市民超近路的“捷径”。

  在这里,有着近十米宽的绿化带,连接着两条人行道。道路边的绿化带生机盎然,沿着人行道一路都能欣赏美景。但就在不远处,路旁的绿化带中出现了一段长约七八米、宽约二十公分的细长小路。“路”上的绿色植物已不见踪影,露出了干燥的黄土。

  附近市民说,由于该路段前后距离较长,为了贪图方便,不少行人就人为制造出了一条“人行道”。有市民表示,这样看似方便了,但绿植被破坏,既不美观又破坏了环境,得不偿失。

  “我认为,如果不加以制止,久而久之,这种‘小路’会越来越多。”从此处经过的学生小马说。不少市民希望,大家都能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美景。

  机动车道旁绿化带

  开辟小道横穿马路,很危险

  近日,记者在井下立交桥附近看到,有几处绿化带被损坏,绿化带内已被人为踩出多条土路,光秃秃的很不雅观。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10分钟内就有6个人踏过绿化带横穿马路,吓得过往的司机猛踩刹车。

  “我每次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都会把车速降下来,因为我知道这一段的绿化带里有不少口子,很多行人都会从这里过。不光是这个地方,其他路段也有这种情况,每次经过时都得格外小心。”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像他一样熟悉路况的还好,但有些司机并不了解情况,看到行人从绿化带中蹿出,能吓一跳,不得不连续鸣笛。

  在记者采访期间,一位从此路过的行人直接横穿马路,他表示是为了到路对面赶公交车,“如果不从绿化带中穿过,就要多走一段路,再说绿化带早已被踩出了好几个出口。”

  不少市民认为,踩踏绿化带与个人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不要贪图一时的方便,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但也有市民觉得,相关部门在修建绿化带时也应该人性化、合理化,绿化带修得长度过长,中间缺少正规通道,必然会导致行人自己“开辟”新的道路。

  公园中绿地

  多处遭人踩踏,公园“花了脸”

  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茵绵亘的草地……公园中的绿色植被,既净化了空气又美化了环境,让人能在高楼大厦之外欣赏到这一抹清新绿色。但在公园中,却有不少地方的草坪遭人踩踏。

  11月3日,记者在南一路与胜利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绿化带中发现,树丛中的一块绿地已经被踩踏出了两条小路。“原本这里草坪完好,但有不少人为了抄近路进入清风湖公园,就踩踏出了这么一条‘小路’。”在附近钓鱼的市民刘先生说。

  随后,记者进入清风湖公园,在园中也发现了不少被踩踏而出的“小路”。“有很多人会在湖边行走,久而久之,地皮被踩实了,草就不长了。”正在打扫落叶的一位环卫工人说,像这样的地方,公园中还有很多处,“乍一看,像是大花脸”。

  不只是清风湖公园,玉带河公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沿着河边一路走去,能看出有好几处草坪由于被长期踩踏,留下了刺眼的“通道”。“现在冬天还好一点,夏天的时候旁边的草坪很绿,就这儿光秃秃的,对比更明显。”在附近散步的刘女士说,一到下雨天,这里还会被踩得泥泞不堪,更加难看了。

  防范踩踏绿地,疏堵结合最有效

  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采访中,不少市民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有市民觉得,大家在谴责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采用一些“强硬”的手段,来制止这些没有公德的行为。也有一些市民认为,营造优美城市环境,靠“他律”不如靠市民的“自律”,人人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让爱护城市环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市民马先生说,这些踩踏绿地、横穿马路的行人,是对自己安全的不负责任。不过,他认为有些地方确实设计不合理也是市民踩踏绿地的一个主因。“因此,只有疏堵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家住东城某小区的房女士说,改掉不文明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这方面的处罚。”她说,之前她看过一个新闻,“因居民踩踏草坪遭到保安处罚,令其举着‘草坪区域禁止进入’的牌子‘示众’”。虽然对此事大家褒贬不一,“但仅靠‘呼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相关部门应该拿出更多有效的手段,比如从硬件改造上防范踩踏,或者通过‘罚款’等方式警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