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职称”直接评“副高”,山东为人才开出职称评审“直通车”

  今年51岁的崔西展,迎来了他担任青岛电子学校校长的第10个年头。2018年底青岛市出台的一项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让这位此前从未参评过任何职称的中职校长,一举拿下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副高级职称。他的经历让在晋升职称过程中“碰壁”的高层次人才看到了希望。

  近日,省人社厅发布《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彻底打破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限制,只要满足岗位所需才能,可不受国籍、户口、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等的限制,“一步到位”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

崔西展校长指导学生学习。崔西展校长指导学生学习。

  无职称的职校校长

  直接评上“中专副高”

  “本着校长的职责,平时往往将一些公开课让给了一线教师,一直没有为自己考虑过评职称。”崔西展笑着说,原本以为与职称无缘的他,根据2018年9月发布的《关于印发青岛市2018年度高层次人才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跨越了初、中级职称,直接申报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副高级职称,并于2019年初拿到了自己的职称证书。

  崔西展一直进行包括教学在内的职业教育研究,他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应当将专业素养与行政素养并重。作为青岛市高层次人才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试点工作首批32名受益人之一,他由衷地说:“副高毕竟是专业职称,评上副高以后,我对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更有说服力,自己也更有底气了。”

  在青岛率先开展高层次人才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近日,省人社厅印发《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将此项红利政策在全省铺开。

  只要能力达标

  就能评高级职称

  据了解,“建立‘直通车’制度,是我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直通车”人员范围为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其中,正高级职称“直通车”人员范围为经省认定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持有“山东惠才卡”);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

  副高级职称“直通车”人员范围为经省认定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持有“山东惠才卡”);各设区的市认定提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以及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暂行办法》的实施,是我省职称制度评审向“唯能力”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具体来看,“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可不受国籍、户口、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继续教育、申报条件等限制,可免于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业务测试和支医支教等基层服务经历。需注意的是,事业单位“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这意味着未参评中级职称,也能越级参评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评审权

  下放到设区市

  根据我省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下放职称服务管理权限有关事项》,在去年济南、青岛、烟台试点的基础上,将“外地调入人员高级职称资格确认”权限全部下放给设区的市,省直单位的外地调入人员高级职称资格,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确认。用人单位和个人不必再到省人社厅确认,简化了办事流程,减轻了用人单位和个人“跑腿”的负担。同时,将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工程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等系列(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设区的市,提升各地职称评审自主性。其他申报人数较少、各市不足以开展评审的系列,仍由省相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审。

  根据公告,凡在我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城市、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但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均可按规定的标准条件申报评审相应的职称。城市无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从业者和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由其所在街道社区、村委会或乡镇人社所推荐申报,逐级审核上报。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涵通讯员 许芳 赵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