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之于吃食,不仅重实惠,而且讲名堂。不论是在大饭店,还是小吃摊,除了一揽子菜谱外,还有招牌菜、当家菜供你选择。有点儿派头的餐馆,还会有服务生应候为你报菜名。大约是受这一情景启发,在相声贯口中,有个传统段子就叫报菜名。那些名目繁多的菜名,到了相声演员口中,不仅配套成龙、珠联璧合,而且押韵上口、文采飞扬。
仔细浏览一下这些五花八门的菜名,你就会感受到什么叫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除了直书主料之名的菜肴外,有些被赋予了美好的比拟,如豆芽叫“龙须”、豆腐谓“白玉”、鸡爪变“凤爪”、蛋花称“芙蓉”等;有些以创始人命名,如麻婆豆腐、宋嫂鱼羹;有些含有传说和掌故,如西湖借伞(蘑菇汤)、霸王别姬(甲鱼炖鸡)、浪里白条(萝卜丝肉汤);有些菜名土俗,如叫化鸡、瓦块鱼;有些菜名怪异,如台南棺材板、粤菜咕噜肉,有些菜名文雅,如“踏雪寻梅”、“碧血黄沙”、“四星望月”等,初次见到这些类似词格曲牌菜名的人,在菜肴没端上来之前,很难想象出它们究竟为何物。经人指点方知,“踏雪寻梅”是萝卜丝炒红椒,“碧血黄沙”是黄豆煨猪血,“四星望月”是兴国米粉鱼。
撇开“龙虎斗”、“佛跳墙”、“蚂蚁上树”这些众所周知经典的菜名不论,如今还有一些故弄玄虚、时髦搞笑的新菜名问世,如,“悄悄话”是猪舌头和猪耳朵;“独秀峰”是鸭屁股;“母子相会”是黄豆与黄豆芽;“乌云托月”是紫菜荷包蛋汤;“青龙卧雪”是黄瓜拌白糖;“绝代双骄”是青椒配红椒;“火辣辣的吻”是辣子炒鱼唇;“猪八戒过火焰山”是红烧猪蹄;“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是海带丝炖猪手,等等。
据说,这些新名堂在一些另类餐厅中颇为流行,虽然名不副实,也不见得实惠,但就其情趣而言,倒是有愿者上钩。
最让人感到残忍的,莫若“东坡肉”、“西施舌”、“夫妻肺片”、“美人肝”等这些冠以称谓的菜名。诚然,这“东坡肉”并非苏东坡的肉,而是慢火炖制的五花肉;这“西施舌”不是那西施的舌,而是沙蛤探出贝壳的那段肉;“夫妻肺片”并非那对夫妻的肺,而是麻辣牛杂碎;“美人肝”当然不是美人的肝,而是鸭胰爆鸡脯。人们在品尝菜肴时,也许不会做过多的联想,但若从字面上去理解,却是很难下口的。
想想看,又有谁敢去吃东坡的肉、嚼西施的舌、啖美人的肝呢?至于毛血旺,听来就像茹毛饮血,漫溢着不开化的血腥气。如果将此类菜名直译为外文,必定会引起非我族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