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济南4月29日讯(张春晓):今年被称为五年一遇的“全国劳模年”。今天,148名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和受到表彰的350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记者从省总工会了解到,今年劳模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创业创新型劳模明显增多,在全国劳模获得者一线职工中,创新型人才超过了七成。

  被评为全国劳模,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带电班的一线工人王进直言“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王进被誉为“高压线上的舞者”,只有中专文化的他,凭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当年最年轻的获奖者。作为创新能手,王进有一个专门创新工作室,主持开展多个职工创新活动,参与线路检修技术改造30余项,改造工器具20余件。从2002年从事带电作业工作至今,王进为社会和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近2亿元。

  劳模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据介绍,今年我省全国劳模一个显著特点是创业创新型劳模增多。从年龄上看,41-60岁年龄段成为主力。从学历上来看,专科及以上学历约占80%。山东大学社会学教师王昕认为,这说明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并与经济发展的特征越来越契合。

  “从2012年开始,省总工会在全省开展了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赞杰说。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开展创建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已达3400多家,建立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5000多个,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年涌现出了王进、吴吉林等一批全国劳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下,创业型劳模也逐渐增多,记者发现,今年的全国劳模中,有些原来只是普通的养鸡大户、牛羊经纪人,但他们或者办起各种合作社或开办企业,走上了创业之路,自己致富还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兰陵县新农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诸葛茂玉、三江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顺就是典型代表。2002年刘汉顺牵头组织38家饲养大户创办了鲁西南大型养殖场,年调拨量达到10万只,参股的农户一年后都成了富裕户,要求入场的越来越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通过招商创业公司,实施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各方筹措资金,联合创立了三江牧业公司,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据悉,建国以来,我省各条战线上评选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1.1万余人。目前,我省全国劳模荣誉津贴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省部级劳模荣誉津贴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80元;我省省部级生活困难劳模帮扶专项资金提高到了2000万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