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爱建]滨州地名文化展播第二期
山东古镇之九户镇

地处邹平市西北部,东与孙镇接壤,南与明集镇毗连,西与魏桥镇相连,北与西北隔小清河分别同台子镇、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相望。镇名以“九户村”而得,实为“九扈”至讹记。相传九扈为古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有“九扈为九农正。”境内有赫胥氏墓说明在8000年前这里就是重要的农耕文明区域。
九户镇境内的古王台(亦作故王台)即唐赵台城旧址,也是古邹平县城所在。相传汉初刘邦在九户镇境内古王台村南与敌展开一场血战。大将布英不幸战死,刘邦为纪念他,为其修建一座大坟,让其儿子布宁守孝。布宁身为武将,喜爱武术,便在坟边修建一土台,在上面练武。久之,周边村民纷纷前来学武,慢慢聚成一个村庄,名“布王台”,后渐渐叫成了“古王台”。
唐武德二年(619年),邹平县治移于赵台城(今九户镇古王台村)。明清两代九户均属济南府齐东县。齐东原治所赵岩口(今台子)光绪二十年被水淹,于光绪十九年(1894年)将县治迁于九户镇。九户古称九扈,清、民国称九扈镇。九扈为九户之讹。民国初期到建国初期,均属于齐东县。1956年,九户折入邹平县。1984改为九户乡。1996年撤乡改镇至今。
当地流传着“先有甘泉寺,后有河沟庄”之说。相传宋初曾有僧侣来此传授佛教,修建了一座寺院,正房三间,紧靠两端房屋前各突出小配房一间,东、西、南三面有花园墙包围,南院墙修一大门。寺院坐北朝南,在寺院南靠路约10余米处,挖掘一口水井,井水甘之如饴,赐名“甘泉”,后在寺院大门上方悬挂匾额一块,题字“甘泉寺”。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后,经多年战乱,流离失所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甘泉寺周围垦荒种地,重建家园。先后有于、刘、钱、干等姓氏定居下来,渐成村落。因漯河故道位于村西,所以称名为西沟村。后元末明初大文学家张养浩四子张山迁居于此。随着张氏家族的繁衍壮大,今河沟村只剩下张氏居民。
九户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据《齐东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九年冬,齐东知县康鸿达奉准迁城于九户镇。本县民业耕织,士尚廉耻,勤俭朴素,饶有古风,以之提倡新生活最为相宜。”
镇境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缓平坡地居多。土地以潮土为主,土壤肥沃。特色农业突出,食用菌、蔬菜、畜牧、西瓜四土产发展良好。九户镇是著名的“甜椒之乡”,“一代天娇”甜椒驰名。进入新世纪以来,古老的齐东故里—九户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成绩斐然,相信九户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来源:滨州民政
猜你喜欢
- 博兴:“链长”牵头拉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 评论(0) | 分享10月25号 11:52
- 滨州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外人士座谈会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2022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 滨州晋级百强!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滨州市防汛防台风视频调度会议召开
- 评论(0) | 分享09月16号 15:05
-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滨州!设2个站点
- 评论(0) | 分享09月13号 10:54
- 一分钟知滨州(9.8)
- 评论(0) | 分享09月09号 11:06
- “阳光交易•智惠滨州”专题上线
- 评论(0) | 分享09月07号 10:57
- 渤海活塞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 评论(0) | 分享09月06号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