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对书法却有着一种常人难比的执着和眷恋。在临近花甲之年,他决定用毛笔手抄文学名著《红楼梦》,虽然有农活要干,虽然期间曾因急病险些过世,但他坚持把这一工程完成,仅毛笔就用坏了200多支。他说自己还有一个心愿:只要身体允许,五年内抄完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名著。他就是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商家村的商振增。
自幼喜好书法,现成为乡间名人
商家村紧靠黄河北岸,是个宁静的农业村。家中的堂屋,被商振增开辟为自己的书房,在四周墙壁上挂着多幅商振增自己的书法作品,其中最显眼位置的两幅分别写着“书韵”和“墨香”两字。
商振增自幼爱好书法,少年时代就在学习之余练习书法,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家里没钱买纸、墨,商振增就用毛笔蘸水在桌子上写,写满后把水擦干继续写。就这样,商振增每天坚持练字,并没有因为家贫而间断和放弃。
作为一名农民,商振增每天都有繁重的农活要干,随着结婚、生子,还得担负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任,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商振增也没有间断练字。白天没时间,他就把练字时间挪到了深夜,多年的坚持,也使得商振增形成一个习惯:觉少,并且是越晚越精神。
近几年,随着孩子们陆续大学毕业和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商振增财力、精力和心情都有了明显好转,他的书法爱好有了更广阔发展平台。
多年的付出,让商振增凭借其书法在五里八乡成为名人,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来找他帮忙写字;每年春节,村里找他写春联的络绎不绝。商振增还是个好心人,不管是谁家来找,他都欣然接受,村里人给商振增计算过,他每年用在帮别人写字的时间最少也得一个月以上。
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对书法却有着一种常人难比的执着和眷恋。在临近花甲之年,他决定用毛笔手抄文学名著《红楼梦》,虽然有农活要干,虽然期间曾因急病险些过世,但他坚持把这一工程完成,仅毛笔就用坏了200多支。他说自己还有一个心愿:只要身体允许,五年内抄完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名著。他就是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商家村的商振增。
自幼喜好书法,现成为乡间名人
商家村紧靠黄河北岸,是个宁静的农业村。家中的堂屋,被商振增开辟为自己的书房,在四周墙壁上挂着多幅商振增自己的书法作品,其中最显眼位置的两幅分别写着“书韵”和“墨香”两字。
商振增自幼爱好书法,少年时代就在学习之余练习书法,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家里没钱买纸、墨,商振增就用毛笔蘸水在桌子上写,写满后把水擦干继续写。就这样,商振增每天坚持练字,并没有因为家贫而间断和放弃。
作为一名农民,商振增每天都有繁重的农活要干,随着结婚、生子,还得担负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任,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商振增也没有间断练字。白天没时间,他就把练字时间挪到了深夜,多年的坚持,也使得商振增形成一个习惯:觉少,并且是越晚越精神。
近几年,随着孩子们陆续大学毕业和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商振增财力、精力和心情都有了明显好转,他的书法爱好有了更广阔发展平台。
多年的付出,让商振增凭借其书法在五里八乡成为名人,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来找他帮忙写字;每年春节,村里找他写春联的络绎不绝。商振增还是个好心人,不管是谁家来找,他都欣然接受,村里人给商振增计算过,他每年用在帮别人写字的时间最少也得一个月以上。
抄书太过痴迷,
深夜练字直至无眠
2008年初,当时已经52岁的商振增萌生了一个念头:用毛笔小楷把四大名著全部抄一遍,并从自己最喜欢、已读了数遍的《红楼梦》开始。
说起自己当初之所以这么做,商振增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锻炼书法,以这种方式满足自己的书法爱好;二是自己确实喜欢四大古典名著,有的已经读了好几遍,但写一遍和读一遍的体会和感受肯定不一样;再就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和带动其他人对书法的爱好和热情。”
当年春天,经过短时间酝酿和准备,商振增开始用毛笔手抄《红楼梦》。
《红楼梦》全书120回加上标点符号共计80余万字,完成手抄工作,是一项极费体力、精力的工程。由于白天有农活、家务和其他琐事,商振增就把抄写工作全部放在了晚上。
“我一般是晚上11点之后开始写,因为那时农村人一般都睡觉了,环境安静,没有打扰,特别容易进入状态。”商振增说,“只要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我每晚都会抄一部分。每天最少写6页宣纸,每页200至300字,多的时候能写到10页。我最早凌晨2点睡,要是兴奋了,能写到5点。”
对丈夫手抄《红楼梦》这一举动,商振增的妻子潘素华很纠结。“对他喜欢和练书法这事,我是全力支持,但看他每天晚上写字到那么晚,心里又很心疼,毕竟都快60岁的人了。”潘素华说,“晚上为了叫他睡觉,俺俩没少拌嘴。叫一遍,人家在写,再叫一遍,人家还是再写,不管你叫几遍,人家都听不进去。”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有时商振增晚上写字睡得太晚,早晨就起不来,但地里的活又不能没人干,这时潘素华就自己收拾工具下地,等她干完活回家做早饭时,商振增却还在睡觉,这也让潘素华有过些许埋怨。“埋怨也是暂时的,他就是喜欢书法,他因为写书法耽误点农活,俺就多干点呗,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