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向本报打电话反映,济南市历城区港沟村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库面临拆除的境遇,它曾见证彼时的“公粮”时代,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所以想要保留它。昨日,记者实地探看了这座粮库。
3600平方米粮库见证“公粮”时代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济南市历城区港沟村,见到了这座上个世纪用来存放“公粮”的粮库。在粮库大门东西两侧的墙壁上,还隐约能辨清当时留下的白色标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营造粮食购销机制”。走过大门,是一个宽敞的院子,边上各有一排红瓦灰墙的平房,它们的墙体皆用石料砌成,厚度达半米,窗户上侧的过梁则通过控制灰缝,特意用砖块砌成上宽下窄的结构,以减轻窗户的负担。墙壁上每隔一定距离便挂着消防水桶和灭火器,可以窥得防火对粮库的重要性。近前一看,它们的红漆表面已经斑驳生锈。
靠近大门东侧的一间平房门口,挂着“济南市历城区港沟粮食管理所”的牌子。据一位知情者介绍,在计划经济年代,设在农村人民公社、乡镇等基层的粮管所,负责收购公粮、统购粮,并供应给该地区居民粮食及油料等物资,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时,院子里的粮库便主要用来存放港沟镇的“公粮”。推门而入,顿觉阴凉。据了解,地面使用沥青混凝土铺成,地面与墙体交接处有一道凸起,也用沥青混凝土灌实,这样既能防潮又能防鼠虫。在院子里最大的那间粮仓里,记者看到,门口的墙壁上刻有红色的米尺,墙壁两侧各有一个凹槽,用来插放挡鼠板。这些粮仓的屋顶都架着高高的三角形木梁,瓦条底下是密密的苇箔。
这座粮库还保存着当时的粮食筛沙机、粮食喷药防护器、过粮大木斗子等器具。据了解,这座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库,房屋面积3600平方米,共有粮仓54间,如此规模而且保存完好的粮库在济南已经少见。
有人想拆,有人想留,粮库命运尴尬
2008年,山东智邦改建加固工程有限公司购得该粮库,并发挥业务所长加以修缮,作为后勤基地使用至今。彼时粮管所的办公室和小粮仓被用作职工宿舍和食堂,最大的粮仓则用作材料设备仓库。
但是,这座粮库的未来却令人担忧。该粮库地处旅游路南侧,经济潜值看好。很长时间以来,时常有人找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付之高价,希望他能让出粮库,用于房地产开发。
2011年12月,该公司向济南市文物局递交申请,希望将该粮库挂牌为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就没人敢拆了,可以好好保护下来。”该公司副总经理曹永品说,“就现在来说,这座粮库的历史可能比较短,才几十年,但再下去100年呢?”
致力于收藏老建筑的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波,也曾来看过这座粮库。他认为,这座粮库体量很大,建筑质量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过去时代的记忆,见证了一段历史,“很值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