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4月12日讯(记者 韦丽丽)4月15日到21日是全国第十九届肿瘤宣传周,12日,市卫生局通报了2012年青岛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据介绍,2012年全市新增恶性肿瘤确诊病例14257例,死亡14983例。从去年监测结果看 ,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去年新发病例345例,发病年龄从2008年的51.01岁提前到2012年的47.33岁。
据介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09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肿瘤。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肿瘤死亡病例达270万例。肿瘤呈现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肿瘤发病年龄均出现提前。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青岛市肿瘤监测结果显示 ,2012年全市新增恶性肿瘤确诊病例14257例,2012年全市死因监测系统共上报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4983例,全市恶性肿瘤死亡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7.44%,较2012年下降2.56%;恶性肿瘤粗死亡率194.70/10万,标化死亡率112.35/10万。据介绍,根据统计分析显示,肺癌是青岛市居民发病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发病的23.92%,其次分别是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
“恶性肿瘤是造成青岛市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而肺癌在全人群及男性女性中均居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首位。”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乳腺癌在本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居第二位,占女性全部肿瘤发病的13.70%;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因的第四位,占女性恶性肿瘤全部死亡病例的6.47%。据介绍,在女性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胰腺癌、结肠癌、脑癌、卵巢癌、子宫癌。在男性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脑癌、白血病、前列腺癌。
■分析
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且年轻化
“从去年的监测情况看,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提前。”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从2008年到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变化情况来看,排名前七位的肿瘤种类无变化,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一直居前七位。2008年到2010年宫颈癌、膀胱癌、卵巢癌位居八到十位,排序略有变动。甲状腺癌自2011年进入发病前十位,2012年位居第八位。
“2012年青岛市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345例。”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 2.42% ,比 2008 年增长了168.89%。其中,女性甲状腺癌254例,占全部病例的73.62%,5年间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增长了142.47%,发病顺位也由2008年的第12位增长到2012年的第6位。甲状腺癌平均发病年龄提前,由2008 年的51.01岁提前到2012年的47.33岁。甲状腺癌发病率为啥增多呢?相关负责人称,甲状腺癌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癌检出率提高以及多种复杂的环境因素有关。而由于女性生理特点,女性体内分泌雌激素,所以女性更容易得甲状腺癌。
据介绍,根据2008年到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变化情况来看 ,排名前十位的肿瘤种类无变化,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一直居于前五位,排序略有差异。“不过,从 2010年开始,胰腺癌位次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乳腺癌由第六位降至第七位。”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全人群中,肺癌、肝癌、胃癌死亡稳居前三位,而其中的肺癌为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与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的结论一致。
65岁以上患者发病占半数
“从癌症发病的年龄来看,老年人比较多,是肿瘤的高发人群。”据介绍,2012年 ,青岛市65岁以上年龄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122例,占全部病例的49.95%,恶性肿瘤死亡数8798例,占总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58.72%。
不过,恶性肿瘤对中年人的健康威胁同样大,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数从 45岁以上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2012年 ,青岛市45岁到64岁中年组人群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916例,占全人群发病病例的41.50% ,肿瘤死亡病例5391例,占全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 35.98% ,较 2011 年上升5.33%。2012年中年组人群共死亡 11640人,因恶性肿瘤死亡5391例,占该年龄组人群各种死因的 46.31% ,较2011 年上升2.59%。
“去年,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共74例,其中男童、女童各37例。”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前三位的是白血病、脑癌和骨癌。
■提醒
近四成恶性肿瘤是吃出来的
恶性肿瘤是威胁本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引起的死亡已连续多年成为本市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现在公认引起人类肿瘤发生的原因中,85% 以上是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因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35%~ 40%的肿瘤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有关。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如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脂肪的摄入,不嗜酒、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腌制或熏烤的食物、不暴饮暴食、注意卫生。不吃被污染的不洁食物、避免接触生活中有毒害物质、注意厨房通风、不滥用农药、杀虫剂等,不要长期在烈日下暴晒。
注意饮食方面的同时还要多运动,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做30~60分钟中度或稍强烈的运动,每周运动五次以上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要了解癌症的早期信号,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诊:1、无痛性肿块迅速增大;2、不明原因的消瘦、厌食 ;3、无诱因的腹痛;4、无诱因黑便或便血;5、黑痣颜色改变、增大或变形;6、老年人出现肠梗阻;7、不明原因刺激性咳嗽、咯血;8、上腹痛突然变得没有规律。
另外要加强防癌体检,如已婚女性应定期开展乳腺癌自查和接受乳腺癌筛查,定期接受宫颈癌细胞学涂片筛查;中年或中年以上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血便或排便习惯的改变,或原因不明缺铁性贫血时应进行大肠癌相关检查等。记者 韦丽丽